“情系革命”的瞿秋白
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20多岁作为记者、翻译赴莫斯科工作,从事党的早期理论探索,大革命失败后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1935年被国民党拘捕...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学习强国
革命时期的“地窖党校”
利用各级各类党校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确保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70多年前的“地窖党校”,为此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学习强国
秋收起义前后的纪律建设
回顾秋收起义这段历史,不难看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关键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的坚强保障,毛泽东就总结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发布日期:2024-02-21
来源:学习强国
国歌立法背后的故事
1935年,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诞生了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筹备成立新中国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这年的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首次会议在北平...
发布日期:2024-02-21
来源:学习强国
毕恒光与圭山彝族舞踊会
“在我们广袤美丽的中华国土上,居住着各种民族,就好像一个大家庭有很多的兄弟们……我们从今天起,兄弟们要携着手前进,走上我们民族复兴的道路。”1946年5月,伴随着这段激动人心的开场白,圭山彝族舞踊会在...
发布日期:2024-02-07
来源:学习强国
井冈山时期执行“铁的纪律”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团长陈皓的率领下攻占了茶陵县城。按理,陈皓打下茶陵后,应该去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真正的红色政权。但他只是象征性地组织了一个茶陵县人民委员会,仍像旧政权一样...
发布日期:2024-02-07
来源:学习强国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周恩来廉洁奉公,严以律己,新中国成立后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作风,相关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令人难忘。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学习强国
米缸的故事
在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口古铜色陶质米缸,高61厘米,腹围167.7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27厘米;鼓腹、曲径、圆口、竖条花纹。历经90多年的岁月洗礼,米缸已然陈旧斑驳,外面还留下了一条狭...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学习强国
毛泽东借“宝贝”
在延安,萧劲光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八年之久,这八年是他们配合默契、加深理解、相互信任的一个重要时期,更是萧劲光在毛泽东的直接教诲和关怀下,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发布日期:2024-01-24
来源:学习强国
多才多艺萧劲光
萧劲光大将60年戎马生涯中,担任海军司令30年。以枪炮轰鸣、军号、汽笛为音符的军事乐章,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但这绝不是他生活的全部,现实生活中的萧劲光,慈祥、宽厚且多才多艺。
发布日期:2024-01-24
来源:学习强国
李达命令还白纸
开国上将李达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1946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于1947年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豫北攻势和鲁西南战役后,战胜敌人多次追堵,率部挺进大别山。
发布日期:2024-01-17
来源:学习强国
朱德最爱的望远镜
1958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建期间,朱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望远镜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
望远镜与手枪一样是军事指挥员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指挥员们亲切地称它为“千里眼”。在战争年代,得到一具好的望远...
发布日期:2024-01-17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