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井冈山——思索井冈山道路的历史意味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1927年10月,毛泽东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学习时报
将鲜血化作革命胜利之源泉——张太雷与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张太雷作为起义的核心领导人,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其他的中国共产党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投身这场生死未卜的斗争,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点燃革命的火焰、唤醒...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常州学习平台
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破立并举是我们党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科学方法和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在延安时期,我们党通过批判旧有的思想观念以及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推进理论创新,破立...
发布日期:2025-01-08
来源:学习时报
宋庄防御战:八路军以少胜多
1942年6月8日夜间,八路军冀中二十二团两个连在执行反“扫荡”任务结束后,来到群众基础好、有地道和围墙依托的河北省深泽县宋庄,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抢筑了三道工事。
发布日期:2025-01-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遵义会议最大的历史性贡献
我们即将迎来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党和红军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与此同时,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学习时报
大洋嶂阻击战:红军以少胜多的经典范例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1934年3月24日,盘踞在泰宁县城的国民党东路军移师北上,与占据江西黎川的北路军两个师汇合后,开始向中央苏区的战略要地建宁发起进攻。为了阻止两股国民党军的进犯,红三军团...
发布日期:2024-12-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的王耀南将军
王耀南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数不多的工人党员之一,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少将。他8岁就跟随爷爷在安源煤矿做了井下爆破童工,16岁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抗日战争中提出和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经...
发布日期:2024-12-18
来源:学习时报
石拐会议:八路军分兵挺进华北敌后的动员会议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晋”字头抗日根据地,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可以追溯到1937年11月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的两次会议,即11...
发布日期:2024-12-18
来源:学习时报
澳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与此同时,在濠江中学,也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今天,曾经飘扬在濠江中学上空的五星红...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学习时报
周恩来与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起步
周恩来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杰出才干和非凡智慧为国内外所称道。但鲜为人知的是,周恩来还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起步。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学习时报
西柏坡时期华北地区民族工作实践与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实践。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
发布日期:2024-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上海早期的俄文教育与中国共产党首批留苏干部的培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我国先进分子对俄国政治、经济及文学等方面的兴趣陡增,希望学习俄文,以求直接了解研究邻邦之状况并寻求救国之路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
发布日期:2024-12-04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