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
发布日期:2025-05-26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获悉,2025年5月22日,彩虹-YH1000无人物流机在西北某机场成功开展首飞试验,飞行数据良好,达到试验目的。这是该装备启动研制一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发布日期:2025-05-26 来源:科技日报
在云南哀牢山的森林里,生存空间再拥挤,相邻树木的树冠也不会相互遮挡,尽量保持距离。这种现象被称作“树冠羞避”,常见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 树木也会相互“礼让”?这是什么原因?相关研究从不同方向作出解...
发布日期:2025-05-26 来源:人民日报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该所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
发布日期:2025-05-23 来源:科技日报
“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受宠或走红,这种说法和我国古代的“品色衣”制度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与社会等级、政治权力紧密相连,早在周代,中国就已形成以颜色区分身份的传统。《礼记》记载...
发布日期:2025-05-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这是一群穿越千山万水的先驱。他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却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壮举。这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科学的奇迹,更彰显了人类探索精神的胜利。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科技日报
钱币,在古代被亲切地称为“孔方兄”。这一别称源于《鲁褒传·钱神论》中的描述:“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汉书·食货志》中有记载:“钱圆函方。”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古代钱币的形状多呈外...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年5月21日是小满节气。你知道小满的“满”是什么含义吗? 在北方地区,小满的“满”一般指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但还没完全成熟。“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正是形容这样的情形。而在南...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人民日报
5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了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体型微小却分布...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地球上最寒冷的村庄,是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村。 这里的气温常常降到-50°C以下,人类的睫毛会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结冰,脸上的皮肤也会被刺骨的寒风冻伤。在这样的环境里,暴露在外的任何湿气都迅速结冰,人...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科普中国
“具身智能”,无疑是今年的热词。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些读者也会问:具身智能大量出现在人形机器人的报道中,这二者是一回事吗?人工智能、...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