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今年初,微软宣称其AI模型MatterGen能从零生成无机材料,有望颠覆无机材料设计范式。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宣布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于国内31个省区市同步开通eSIM手机业务。这标志着eSIM技术在国内即将正式从物联网、智能穿戴领...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科技日报
在河南博物院一楼一展厅里静静地放着一枚贾湖骨笛,它是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最完好的可吹奏乐器之一。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现无缝协同。
发布日期:2025-10-15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首次系统测量了多种电池材料中的锂离子嵌入速率,并基于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研究人员凭借简单公式即可设计出下一代电池。新成果使电池主导反应机制更快、更可控,从而显著提升电...
发布日期:2025-10-15 来源:科技日报
在中国民航大学,一架搭载特殊“电子鼻”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飞行测试。它不仅具备常规的视觉感知能力,更能实时“嗅”出大气中百万分之一浓度的一氧化碳变化,并精准绘制其三维浓度分布图。
发布日期:2025-10-15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3D打印技术,利用普通水凝胶“生长”出结构复杂、强度高、密度大的金属与陶瓷部件,突破了传统光固化立体打印仅能通过感光聚合物的限...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科技日报
一群科学家近日揭开了现代医学最大威胁之一——超级细菌的崛起真相。 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叫质粒的微小环状DNA。它们像细菌世界的“U盘”,能在不同细菌之间插拔、复制、传递信息。其中最危险的信息,就是对...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科技日报
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还可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新华网
随着人工智能(AI)、自动化、互联技术与先进安全系统不断进步,汽车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度互联。它们能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实现车与车、车与万物的通信,还能搭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提前预警...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科技日报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库”,每年吸收逾四分之一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减缓了全球气候变暖。然而,海水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引发的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把这部分已进入海洋的碳,转...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光明日报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想象一下,宇宙中有这样的天体,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喷泉”,不断向外喷射光和物质,任何物体一旦接近它,就会被猛烈“推开”。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