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专家认为,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处理。
发布日期:2023-01-04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一种新智能皮肤可能预示着有一天人们可在隐形键盘上打字,仅靠触摸来识别物体,或者允许用户在沉浸式环境中通过手势与应用程序交流。
发布日期:2023-01-0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勘探发现300余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时期墓葬。该大型墓葬区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具有...
发布日期:2023-01-03 来源:新华社
位于重庆市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也就是中国复眼,近日完成一期工程的安装调试和开机观测工作,成功拍摄出国内首张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
发布日期:2023-01-0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报道,美国杜克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新开发的开源软件程序可让用户绘制圆形的图纸或数字模型,并将它们转化为由DNA构成的3D结构,每个3D结构就是一个微小的空心体,其直...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科技日报
《自然·人类行为》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考古学论文指出,在不同的狩猎采集者群体之间,关于如何制作和使用陶器的知识是在农业扩张前通过亲缘关系驱动的区域性通讯网络进行传播的。研究结果基于对陶器残片的分析,表明...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科技日报
尽管动植物面临气候变化等人类驱动因素导致的大范围灭绝,但自然界仍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发着人类的科学发现。 “大自然花了数亿年时间来优化极其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物医学工...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太阳日冕加热过程,它有助解释为什么围绕太阳的大气层——日冕会比太阳表面热得多。这一发现或会提高解决一系列天体物理难题的能力,例如恒星形成、宇宙中大...
发布日期:2022-12-29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位于喜马拉雅山上、直径4米的“国际液体镜面望远镜”(ILMT)已经睁开“眼睛”,看向宇宙深处,它用一个缓慢旋转的液体水银圆盘而非固体镜面聚焦光线进行观测。
发布日期:2022-12-29 来源:科技日报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相邻的冰架在造成下游其他冰架不稳定方面发挥了作用。这项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领导的研究还发现,思韦茨冰架旁边的一个小型海洋环流(一种循环洋流系统)会影响其下方流动的冰川融水量。
发布日期:2022-12-29 来源:科技日报
当玻璃蛙睡着的时候,它就“消失”了。它依偎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上,明亮的绿色背部恰好融入其中,而它下腹的微红色调很快就变得透明起来。近日,《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弗氏玻璃蛙“隐身术”的秘密——通过...
发布日期:2022-12-28 来源:科技日报
通过分析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少量爆发存在圆偏振辐射特征,且圆偏振度最高可达64%。如此高的圆偏振度说明,圆偏振可能产生于极端磁场环境中...
发布日期:2022-12-28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