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造血干细胞前体如何在动物和人类中产生,而且揭示了它们是如何被人工诱导的。这些成果标志着人类向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疾病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发布日期:2022-09-15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外8家科研院所首次绘制了染色体级别的铁线蕨基因组,揭示了蕨类植物孢子发育、真叶植物起源和种子演化、茉莉素信号通路进化等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
发布日期:2022-09-15 来源:科技日报
天文预报显示,9月15日,月球将与天王星“相遇”并“擦肩”而过,上演月掩天王星的现象。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虽然看不到“遮掩”的过程,但感兴趣的公众14日晚至15日晨却可以看到极近的月伴天王星。
发布日期:2022-09-15 来源:新华网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两颗距离地球仅100光年的新行星,其中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这两颗行星都被称为“超级地球”,分别是LP 890-9b和LP 890-9c。LP 8...
发布日期:2022-09-14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多家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表明,磁性半导体溴化铬中的磁振子可与激子配对,激子准粒子会发光,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 “看到”旋转准粒子的途径。
发布日期:2022-09-14 来源:科技日报
遥感探测发现月表普遍存在水(OH/H?O),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样品分析证据,月表水的成因和分布一直存在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纳米...
发布日期:2022-09-1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构建出了迄今最详细、最完整的合成肠道微生物群——由100多种细菌组成,并将其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能够添加、删除和编辑单个细菌,将使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肠道...
发布日期:2022-09-13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确定了大脑中的一个基因和一组细胞,它们在抑制果蝇的攻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或有助于解释帕金森病等疾病——帕金森病有时会导致行为改变...
发布日期:2022-09-13 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人们仅根据气味剂的物理化学特征来预测嗅觉印象。但是,该方法无法预测传感数据,而传感数据对于产生气味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采用了逆向思维的创新策略,不是根据分子数...
发布日期:2022-09-13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研究人员设计出由最小纳米管组成的无泄漏管道,可自我组装和自我修复,且可将自己连接到不同的生物结构,这是创建纳米管网络的重要一步,该网络将来有望用于向人体中的靶细胞提供...
发布日期:2022-09-09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利用丽江天文观测站2.4米望远镜对变脸活动星系核NGC 4151进行长达7个月的反响映射观测,结果表明,其宽线区气体云动力学状态正在发生转变,这为其中心...
发布日期:2022-09-09 来源:科技日报
瑞士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预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未来可能会出现何种变种;众多潜在变种中,哪种会感染人类细胞以及是否会被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中和;哪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变种等...
发布日期:2022-09-09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