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揭示,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为小于2微克/克。这一结果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相关研究成果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发布日期:2025-04-11 来源:科技日报
每当季节更迭之时,沙尘天气便悄然现身,尤其在春天更是频繁造访,给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人们生活与环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沙尘不仅让自然环境受损,也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同时也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
发布日期:2025-04-10 来源:科普中国
在最新一期《设备》杂志发表的研究中,德国波茨坦大学团队报告了他们模拟月球尘埃制造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这项创新为太空探索中的能源供应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特别是考虑到将重型材料送入太空的挑战。
发布日期:2025-04-10 来源:科技日报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即时伤害和次生灾害,救援难度大。多种科技手段可提升救援效能,救援设备正在向便携化、一体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助力救援人员与死神赛跑。
发布日期:2025-04-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折柳相送”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送别习俗。常见的画面中,这边厢,折一根柳条交对方手中,道不尽千言万语;那边厢,拿了柳条后,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见此情景,后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送别时偏偏选择了“柳”,而...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春意融融,又到候鸟迁徙高峰期。成千上万只候鸟跨越千山万水,振翅北归,绘就一幅充满灵气与生机的春日画卷。 人们发现,鸟儿大多选择在树上睡觉。那么,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人民日报
在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古人席地跪坐的场景。古人长时间跪坐,腿会不会麻? 答案是会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言,“叔向御坐,平公请事,公腓痛足痹转筋而不敢坏坐。”早期人们席地而坐时,普遍认为跪坐是一种...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人民日报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花卉不仅是自然美的象征,更是岁时节序的生动注脚。梅花、樱花、杏花、桃花、梨花是我们常见的春日花卉,它们都属于被子植物门的蔷薇科植物,亲缘关系密切,因此花朵形态诸多相...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人民日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芦荟是一种常见且备受瞩目的植物。无论是在家庭阳台的盆栽里,还是在护肤品、保健品的成分表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芦荟不仅容易栽培,还具有丰富的用途,从食用到药用,再到美容护肤,它仿佛是...
发布日期:2025-04-07 来源:科普中国
3月22日-3月28日是中国水周。3月22日,在“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主题宣传活动北京朝阳主会场,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其中既有管理上的革新,也有技术上的进步。除此之外,你还知...
发布日期:2025-04-07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