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来自西班牙航天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星震学,对两颗已知拥有行星的红巨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中一颗红巨星周围发现了一颗似乎不可能存在的行星。
发布日期:2019-11-05 来源:科技日报
说起系外行星,你可能会想到刚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95年,迪迪埃·奎洛兹和米歇尔·马约尔两位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他们也凭此与詹姆斯·皮布尔斯共享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
发布日期:2019-11-05 来源:科技日报
迄今为止,谷神星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小矮行星,但最新研究发现,小行星健神星(Hygiea)也是球形,这使其有资格成为矮行星家族中的一员,如此一来,它有可能成为太阳系内迄今已知最小的矮行星。
发布日期:2019-11-05 来源:科技日报
尽管特斯拉凭借过人的技术和超充网点建设,让电动汽车用户享受到了便捷的绿色出行,但EV行业的最大短板,依然体现在动力电池上。好消息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化学工程师们,刚刚介绍了他们的新型EV动力电池原...
发布日期:2019-11-04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据该国科学家称,每年从垃圾中产生上百万吨的清洁氢燃料是有可能的。如果这能够实现,估计此举可以降低该国的化石燃料能源进口账单,目前为6147.7亿孟加拉塔卡(约合72亿美元)。
发布日期:2019-11-04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化石能源堪称全球变暖的元凶,个中危害早已人尽皆知。但关键问题是,被视为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可再生能源,能否足以顶替前者在全球电力供应上的角色。
发布日期:2019-11-04 来源:第一财经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也诞生了众多AI科技公司,比如专注于AI+视频的极链科技、又比如说近日推出了城市级全栈式...
发布日期:2019-11-01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根据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数据显示, 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在2012之后的6年里增长了超30万倍。华为作为人工智能的后起之秀,大胆提出为各行业提供易用、实惠、可访问的计算能力,以满足对AI计...
发布日期:2019-11-01 来源:人工智能网
小肠位于人体胃部和结直肠之间,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约5-7米,也是最难检查完整的部位。在过去几十年里,小肠一直是内镜与放射学检查的难点,被视为消化道的“黑匣子”。
发布日期:2019-11-01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材料学最新研究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通过一种新型制造方法,将发光二极管(LED)和传感器直接织入了纺织级聚合物纤维中。该工艺可用于开发能够实现光通讯和健康监测的新型可穿戴...
发布日期:2019-10-31 来源:科技日报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魏大程课题组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内剪切反应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实现了对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发布日期:2019-10-31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