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果树研究所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世界首个野生梨基因组图谱的组装,为梨功能基因挖掘、梨属植物驯化及野生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
发布日期:2019-09-10 来源:科技日报
明治大学宣布,通过改变蓝藻的氢合成酶,成功增产了生物塑料的原料——琥珀酸和乳酸。“由光合作用制造”的发展,有望为解决未来的环境、能源问题作出贡献。
发布日期:2019-09-10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工业产油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藻类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一直是工业产油微藻分子育种和光驱固碳合成生...
发布日期:2019-09-10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因此,传感器应运而生,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
发布日期:2019-09-09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为了不断收集有关海洋条件的信息,科学家已经提出一种将从海底传输数据的传感器网络。然而,更换电池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决定设计新系统的原因。
发布日期:2019-09-09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KTH)的研究人员利用高导电性纳米材料石墨烯,研制出了迄今最小的加速传感器。这一设备有望促进人体传感器和导航技术的发展,用于研制心血管疾病监测系统、超灵敏的可穿戴设备和便携式运动...
发布日期:2019-09-09 来源:科技日报
打开新近上线的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欣赏精美文物;走进国博“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数字技术让大师名作“动”起来……科技与文化“联姻”的场景日渐频密。随着5G大门的开启,科技和文化还...
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科技日报
戴上VR眼镜,重庆的多个“网红景点”近在咫尺;AR技术支撑下,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对一座工厂进行360°实时巡检;医生操控机械手臂,就能完成“千里之外”的手术操作……正在重庆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
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新华网
3D阅读、VR看书等已经成了人们越来越熟悉的词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成熟,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的普及,让数字阅读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5G的到来更成为了一剂强心针,让数字阅读...
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嘉峪关市成功实现首例5G+VR远程医疗手术会诊。此次腹腔镜下宫颈癌根除手术由嘉峪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小强现场持刀,通过甘肃移动嘉峪关分公司5G远程高清高精技术呈现的实时画面,省妇幼保健院专家随时...
发布日期:2019-09-05 来源:甘肃日报
紧随我国5G牌照的发放,一大波预热已久的新应用正在加速落地。这其中,逐步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VR)技术颇为引人关注。10月19日—21日将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将全面展示VR...
发布日期:2019-09-05 来源:中国科技网
盛夏酷暑中游遍占地503公顷、拥有1200种植物的2019北京世园会美景,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幕两个多月后,大批游园的市民扑向了世园会5G馆,这里提供VR(虚拟现实技术)全景游世园服务。
发布日期:2019-09-05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