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见过这种现象,平时的时候都好好的,但是一遇到强光就会控制不住的打喷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看“打喷嚏”是怎么回事儿吧。
发布日期:2025-02-08 来源:科普中国
2025年,乙巳年,是我国传统的蛇年,但今年又很“特殊”,因为乙巳年是60年才出现一次,所以,这种稀有性使蛇年备受关注。 蛇能成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六位,原因无非是天干地支的对应关系、图腾崇拜的影...
发布日期:2025-02-07 来源:科普时报
神话故事“八仙过海”大家都听过,那句脍炙人口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肯定也不陌生。但八仙都是谁?为啥要过海?过的哪片海?显的什么神通?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混子哥就用30秒,带你搞懂八仙过海到底咋回...
发布日期:2025-02-07 来源:科普中国
眼下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放眼全球,有两个地方却绝大部分时候经历着严寒,那就是南极和北极。那么,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参考一些气象观测数据。
发布日期:2025-02-07 来源:人民日报
早在西汉,就有“芸薹(萝卜)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的记载,意思是打了霜之后再收萝卜,否则口感会苦涩。而西晋的陆机也说过,蔬茶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那为什么霜打的蔬菜格外甜呢?
发布日期:2025-02-06 来源:科普中国
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黑熊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嗅觉、听觉灵敏。黑熊也被人称之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而在我...
发布日期:2025-02-06 来源:科普中国
“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在纸张出现之前,简牍是我们祖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书写载体,兼具取材方便、制作简易、书写适宜、传递便捷、保存长久等特点。从殷商至魏晋,中华先民的文...
发布日期:2025-02-06 来源:人民日报
昆曲,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昆曲之“昆”就是昆山的“昆”。相传元末昆山人顾坚始创昆腔,经明代嘉靖“曲圣”魏良辅改革之后,昆曲便风生水起,风起云涌,从明代万历到清代嘉庆年间一直雄霸中...
发布日期:2025-02-05 来源:科普中国
每当夜空被五彩斑斓的烟花点亮,我们总是忍不住抬头仰望,心中充满好奇与惊喜。那么,这些绚丽的烟花是如何呈现出如此多样的颜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探索烟花色彩的科学奥秘。
发布日期:2025-02-05 来源:科普中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燃放烟花是一项充满欢乐和庆典的活动。每当节日或庆典来临,夜空中绚烂的烟花总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伴随着阵阵悦耳的爆炸声,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浪漫的氛围。
发布日期:2025-02-05 来源:科普中国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便忙着换上新对联,挂起红灯笼,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热闹气氛。在这片红彤彤的喜庆氛围中,大自然也献上了一份独特的礼物——一盏盏精巧华丽的“宝莲灯”,为新年增添别样生机。
发布日期:2025-01-27 来源:科普时报
提到亚冬会赛事项目,你能想到哪些呢?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只有滑冰、滑雪这些关键字,对具体比赛项目却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这两个名字相似的项目到底有哪些区别。
发布日期:2025-01-27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