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位于银河系圆盘部位、距太阳约1万光年的超新星残骸W44进行了观测,发现其分子云中有一团与超新星残骸的膨胀运动大为不同的小型超高速气体成分,直径约2亿光年,速度约每秒12...
发布日期:2017-01-20 来源:科技日报
资源三号双星同时在轨,可将全球覆盖周期缩短一半,将国内覆盖频率从一年6次提升到12次。同时,对同一个地点的重访周期也由5天缩短至3天之内,能够形成全球任意一点快速重访能力,这对提升我国应急测绘保障能力...
发布日期:2017-01-20 来源:科技日报
充换电不便,这一困扰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最大难点,正在悄然发生质变——随着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电动汽车快充站17日正式投运,首都五环路以内的核心城区已基本形成服务半径1公里的充电网络。此举意味着,北京市可...
发布日期:2017-01-19 来源:科技日报
现代先进潜艇不但自体噪声很小,安静得让声呐难以捉摸,而且艇体磁场也非常弱,弱得让磁异探测仪武功尽废。这是否意味着,潜艇在敌我双方隐身与反隐身的对抗中已经确立了优势地位?恐怕为时尚早,因为一种新型探潜装...
发布日期:2017-01-19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撰文指出,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幼崽更喜欢走在母亲右侧,用左眼看母亲。研究表明,这是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表现。
发布日期:2017-01-18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使战斗机隐形的新材料,其拥有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属性,可以通过阻挡、吸收、增强甚至弯曲等方式来操控电磁波,从而使物体隐形,能广泛应用于新型武器的研制以及超级计算机设计等领域。
发布日期:2017-01-18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大连光源”15日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发布日期:2017-01-17 来源:新华社
在经历去年9月爆炸事件后,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4日重返太空,一箭十星,成功把铱星通讯公司首批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此后,火箭第一级首次成功实现在太平洋中一艘无人船上软着陆。
发布日期:2017-01-17 来源:新华社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1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合成出层状2D结构的电子晶体,从而将这一新兴材料带入纳米材料“阵营”。研究人员表示,合成层状电子晶体导电性能甚至优于石墨烯,有望用于研制透明导体、电池电...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科技日报
传统教科书中,一个碳原子最多只能与4个原子通过电子对结合。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化学家莫瑞兹·马力丝维斯基首次合成并证实,在一种椎体形碳分子内存在一个能与6个原子结合的碳原子。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科技日报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温度持续走高,这对昆虫来说是个坏消息。英国设菲尔德大学10日发表一项研究说,即使气温仅有缓和上升,也会对昆虫繁殖能力造成损害。
发布日期:2017-01-13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