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推出了首个稳定的全固态热晶体管,它使用电场来控制半导体器件的热运动。据11月3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该晶体管具有迄今最高的速度和性能,通过原子级设计和分子工程,可...
发布日期:2023-11-07 来源:科技日报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证明了可通过物理神经网络实现即时学习和记忆,其研发受到大脑神经元工作方式的启发,并与之高度相似。这一成果向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机器智能迈出...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科技日报
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海星和其他棘皮动物的身体,其实是它们的头部。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长期以来的谜团:这些生物是如何进化出独特的星形身体的。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科技日报
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俄罗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院物理学家团队在室温量子光流体(又名极化凝聚体)的空间操纵和能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标志着高速、全光学极化逻辑器件发展的一个关键里...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科技日报
《自然·通讯》3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部分重现职业化学家在工作中积累的集体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化学直觉”。研究团队认为,该研究或使今后的药物研发更高效。
发布日期:2023-11-03 来源:科技日报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和巴塞罗那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将无线技术引入一种磁性装置。他们将非磁性的氮化钴(CoN)薄膜浸入电解液,通过感应极化,无需连接电线即可控制其磁性。
发布日期:2023-11-03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频率梳,能在20纳秒(1纳秒即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分子。这种技术可使研究人员来更好地了解快速过程(如高超音速喷气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内的中间步骤。相关...
发布日期:2023-11-03 来源:科技日报
在古代,人们把在高温下烧红的生铁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现在,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小组革新了技术,开发出一种三维(3D)打印金属的新方法,可以在打印过程中将结构变化“编程”到金属合金中,微调它...
发布日期:2023-11-02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粒以靶向肿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实体。研究论文30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
发布日期:2023-11-02 来源:科技日报
人类拥有一些经过长时间进化、功能良好结构复杂的感官。例如,我们的视觉可以看遍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缤纷的色彩;我们的听觉可以感受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嗅觉有助于发现火灾以及食品变质等危险。
发布日期:2023-11-02 来源:科技日报
下丘脑虽然很小,但其是位于大脑深处的复杂结构,在协调各种神经元信号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神经元信号负责使身体保持稳定状态。在最新一期《科学》特刊中,四篇综述文章揭示了这一关键大脑区域对生理和行为稳态...
发布日期:2023-11-01 来源:科技日报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团队将新型量子比特——电荷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延长到0.1毫秒,为此前纪录的1000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3-11-0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