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实践。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
发布日期:2024-12-04 来源:光明日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我国先进分子对俄国政治、经济及文学等方面的兴趣陡增,希望学习俄文,以求直接了解研究邻邦之状况并寻求救国之路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
发布日期:2024-12-04 来源:光明日报
1936年11月17日至22日,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联手在甘肃省环县山城堡地区对国民党胡宗南一部实施歼灭性作战,开创了红军全歼敌一个旅的辉煌战绩。此役是红军会师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胜利,是红军长...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学习时报
陈云和邓发都是工人出身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是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要革命运动和历史事件的参加者。他们同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红都瑞金开始共事,共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建设、二万五千里长征和遵...
发布日期:2024-11-20 来源:学习时报
1933年3月6日,红二十五军在河南光山县郭家河全歼敌第35师103旅205团及第104旅207团。这是红二十五军重建后的首次大捷,给敌人大规模划区“清剿”以沉重打击,鼓舞和增强了军民保卫鄂豫皖革命根...
发布日期:2024-11-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白彦战斗是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与日军的一次争夺战。白彦战斗的胜利,巩固了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鲁南根据地,打开了鲁南抗战新局面,为敌后抗日游击战打下了基础。
发布日期:2024-11-13 来源:学习时报
开国中将王宗槐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1930年参加红军。他长期从事军队组织干部工作,是我军青年工作和干部工作的开拓者,被誉为干部工作的“活辞典”。
发布日期:2024-11-13 来源:学习时报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正式形成,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揭开了序幕。作为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孙中山决定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队。中国共产党人从黄埔军校筹建之初就积极参与,对黄埔军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
发布日期:2024-11-06 来源:学习时报
古田会议后,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在红军各部逐步确立,红军队伍不断壮大,政治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但是,由于事实上的困难,这些成绩“还不能在全国红军中都一样的表现出来,许多部队中的政治工作依然异常的落后...
发布日期:2024-11-06 来源:学习时报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至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没有打算要作太远的长途跋涉,但在转移途中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学习时报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此后的13年时间里,党中央带领陕甘宁边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陕甘宁边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水平落后,军民经常食不能果腹、衣不能御...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