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访问博士后李肖音等,与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二维新型量子磁体斯格明子元激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
发布日期:2024-04-09 来源:科技日报
《自然》3日发表的实验室研究发现,穿过岩石裂缝的热流,如火山或地热系统中的热流,能净化与生命的化学起源相关的分子。该研究可解释生命最初的基本成分如何从复杂的化学混合物中形成。
发布日期:2024-04-08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编程的“元流体”,其弹性、黏度、光学特性等性质均可调节,甚至能在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之间转换。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发布日期:2024-04-08 来源:科技日报
为了研究过去110亿年来暗能量的影响,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借助暗能量光谱仪(DESI),追踪宇宙延续至今的生长轨迹,对不断膨胀的宇宙进行了迄今最精确测量,绘制出目前最大的三维宇宙图。
发布日期:2024-04-08 来源:科技日报
就像我们用光来观察周围的宏观世界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光来探测亚原子世界。但必须遵守一个原则:任何测量都必须快于被研究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所需的时间,否则只能得到模糊的结果。
发布日期:2024-04-07 来源:科技日报
一旦物质的大小达到百万分之一毫米级别,就会产生挑战人类直觉的奇怪现象——量子效应。 假设一场魔法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缩小到纳米尺寸,那我们将收获五光十色的世界:小小的金耳环可能会突然发出蓝色的光芒;同...
发布日期:2024-04-07 来源:科技日报
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联合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会破坏人类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导致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出现。这一发现为潜在的环境因素,例如来自人类微生物组的代谢物作为帕金森病的诱因提供了新线索。相关论文...
发布日期:2024-04-07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生物学家领导的跨学科小组最近发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调查了18种灵长类动物的基因表达与大脑进化之间的联系。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源:科技日报
据著名科技网站The Verge报道,OpenAI公司3月29日最新推出了一项名为“语音引擎”(Voice Engine)的人工智能工具,其仅凭一段15秒的声音样本,便能够精准模仿出该人的声音。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源:科技日报
10多年前,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塔佩奥·施奈德首次对云如何形成进行建模时,需要煞费苦心地调整描述水滴、气流和温度如何相互作用的方程。但2017年,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他的“左膀右...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首次成功在阵列中可靠地定位单个原子,其接近100%的精度和可扩展性可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使其达到几乎为零的故障率,提高了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相...
发布日期:2024-04-02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尼龙织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智能服装”新材料。这种混合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可保持其特性并具有导电性,这使得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传感器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会...
发布日期:2024-04-02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