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首位“星际访客”奥陌陌(Oumuamua)之前原因不明的加速,其实是源于储冰产生的氢气。 奥陌陌是人类探测到的首个起源于太阳系外并穿越太阳系的已知星际天体。
发布日期:2023-03-28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穿戴显微镜,可在以前无法进入的区域生成小鼠脊髓活动的高清实时图像。《自然·通讯》和《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两篇论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进步,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健...
发布日期:2023-03-27 来源:科技日报
光合作用是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提供动力的自然机器。据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破解”了光合作用最早阶段的“秘密”,并发现了从光合作用中提取能量的新方法,这一成果...
发布日期:2023-03-27 来源:科技日报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联合团队以软体机器人的可持续性为重点, 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明胶、油和生物塑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相...
发布日期:2023-03-27 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展示了识别和操纵少量相互作用的光子(光能包)的能力,这些光子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史无前例的成就是量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论文20日发表在《自然·物...
发布日期:2023-03-24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
发布日期:2023-03-24 来源:科技日报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在近地小行星“龙宫”样本上发现了尿嘧啶,这是形成RNA和维生素B3(陆地生命代谢的重要辅因子)的基本构件之一。这些发现强烈表明,核酸碱基如尿嘧啶等或由地...
发布日期:2023-03-24 来源:科技日报
开发具有多种感官的电子皮肤对于康复、医疗保健、假肢和机器人技术等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这项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它可检测各种类型的触摸和压力。
发布日期:2023-03-2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
发布日期:2023-03-23 来源:科技日报
据发表在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澳大利亚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高级人工胰腺系统,仅在身体真正需要时才精确而巧妙地释放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可靠。
发布日期:2023-03-22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5日报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适合种植植物,但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发生突变,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发芽生长。研究人员称,...
发布日期:2023-03-22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