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因其很多方面的优越表现超过人类而备受关注。不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发布日期:2023-03-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表示,后续探月四期工程将进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月球南极着陆/巡视/飞跃探测。
发布日期:2023-03-09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7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赵书红教授团队历时5年开发出高性能计算新工具HIBLUP(天权),提出了适合基因组育种大数据计算的新策略,为开展基因组高效选种及精准选配研究和产业应用提...
发布日期:2023-03-09 来源:新华社
去年11月12日,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近日,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完成在轨验证,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通过该显微镜成功获得皮肤三...
发布日期:2023-03-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气候、构造和时间,是共同塑造人类星球面貌的强大力量,然而,人类对这个动态过程的理解依然是零散的。2日,澳大利亚和法国科学家合作在《科学》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过去1亿年来地球表面的详细动态模型。
发布日期:2023-03-08 来源:科技日报
脚踩的这片土地深处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甚至比浩瀚宇宙的了解还要少。如果从地球表面旅行到地球中央,旅程约有6500公里。虽然这与从美国的波士顿到芬兰赫尔辛基的距离相同,但穿越起...
发布日期:2023-03-08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块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经研究,该点礁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距今约3.9亿年。
发布日期:2023-03-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设备,可以检测和分析血液样本中的癌症细胞,使医生能够避免采用侵入性手术检测癌症并监测治疗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1日出版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3-03-07 来源:科技日报
RNA分子可以折叠成复杂的分子机器。受天然RNA机器的启发,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RNA折纸”的方法,这使得人工设计出从单一RNA支架折叠而来的纳米结构成为可能。
发布日期:2023-03-07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2日连发5篇论文,报道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项目的重要观测结果。这些结果将为人类揭示应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打造一个防御系统,从而防止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
发布日期:2023-03-07 来源:科技日报
能够飞行的现代鸟类都有一种特殊的翅膀结构,称为前膜,没有它鸟就无法飞行。这种结构的进化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从非鸟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这一发现来自对化石中保存的关节的统计分析,有助...
发布日期:2023-03-06 来源:科技日报
在经典物理世界中,从一座大山的这边穿到那边,只能消耗体力翻山越岭。但在量子物理世界里,有一种“穿墙术”存在,这就是量子隧穿效应。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物理学家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这种效应,这是有史以来观...
发布日期:2023-03-06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