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市场的发展壮大,利用语音识别疾病也引发了更多关注。有多个机构正在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也有初创公司致力于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
发布日期:2022-12-12 来源:科技日报
200万年前的世界什么样?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的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了格陵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包括曾存在的动物和植物物种。该结果发表于7日的《自然》杂志,使人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程...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科技日报
鸟类是目前世界上多样性最丰富的陆生脊椎动物,其演化如此成功,一个关键因素便是鸟类头骨具有独特的可动性。 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和复原,我国科研人员发现,距今1.2亿年的中生代反鸟类头骨保留了大量主龙类的...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将在2028年左右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的这一消息让不少网友激动。月球基地将如何建?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科技日报
根据《自然·天文学》杂志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火星北部平原底下可能有一个直径约4000公里的活跃地幔柱,该地幔柱会引起火星壳抬升,并将热岩浆送到火星表面。这个地幔柱位于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或许解释了该地...
发布日期:2022-12-08 来源:科技日报
经过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和高彩霞团队日前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开关”,包括负调控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SD6和正调控种子休眠的基因ICE2。
发布日期:2022-12-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元宇宙可谓2022年科技界的“当红炸子鸡”,引多家科技巨头“竞折腰”。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2030年全球元宇宙的市场规模有望高达5万亿美元,2023年可能是确定其发展方向的关键...
发布日期:2022-12-08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实验室培育出一个三维类器官模型,该模型的细胞来自人体组织,旨在促进人们对胃食管交界处(GEJ)早期癌症发展的理解。
发布日期:2022-12-07 来源:科技日报
通过研究一种叫做μ子素的奇异原子,研究人员希望“行为不端”的μ介子能揭示物理学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秘密。为了制造μ子素,他们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使用了世界上最强烈的连续低能量μ介子束。该研究发表...
发布日期:2022-12-07 来源:科技日报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将一种特殊材料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后发现,该材料中原子的一个核心性质——它们的排列,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冻结”,而是保持在“液体”状态,类似于水无论多冷都不会结冰。这种新的量子材料可作为模...
发布日期:2022-12-07 来源:科技日报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历时4年,研制出一款可编程无线光学装置,能以前所未有的、比现有商业设备快几个数量级的速度控制光,...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潘建伟、赵博等研究人员,利用相干合成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高相空间密度的超冷三原子分子系综。他们在基态双原子分子和原子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磁缔合技术从简并的钠...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