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将一种特殊材料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后发现,该材料中原子的一个核心性质——它们的排列,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冻结”,而是保持在“液体”状态,类似于水无论多冷都不会结冰。这种新的量子材料可作为模...
发布日期:2022-12-07 来源:科技日报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历时4年,研制出一款可编程无线光学装置,能以前所未有的、比现有商业设备快几个数量级的速度控制光,...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潘建伟、赵博等研究人员,利用相干合成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高相空间密度的超冷三原子分子系综。他们在基态双原子分子和原子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磁缔合技术从简并的钠...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科技日报
《通讯·生物学》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考古学研究描述了一个新种恐龙,其拥有类似于现代潜水鸟类(如企鹅和海雀)的流线体型。这一发现展示了首例拥有流线型身体的非鸟兽脚类恐龙(即双足行走的食肉恐龙)。
发布日期:2022-12-06 来源:科技日报
量子物理与广义相对论“相看两厌”的局面,几乎是被理论物理学界所公认,而量子引力却在尝试将这二者“调和”。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一台量子处理器对全息虫洞进行量子“模拟”。此次演示使...
发布日期:2022-12-05 来源:科技日报
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官网28日报道,来自该校和美国的科学家在一块于索马里发现的陨石中,找到了至少两种地球上并未发现的新矿物质,这一发现有望揭示小行星如何形成,科学家们也希望为这些新矿物质找到用武之地。
发布日期:2022-12-05 来源:科技日报
所有生物运动的起源,包括步行、游泳或飞行,都可以追溯到细胞运动。然而,关于细胞的运动性是如何在进化中产生的,人们知之甚少。为研究细胞运动,日本研究人员创建出一种迄今为止基因组最小的移动生命形式。研究成...
发布日期:2022-12-05 来源:科技日报
3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课题组与南京理工大学兰司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氢氧化反应的镍-钼-铌三元合金玻璃催化剂,实现了比肩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发布日期:2022-12-02 来源:科技日报
双小水母是一种与水母有亲缘关系的海洋动物,它身上十多个甚至更多的柔软结构向后泵水,通过脉冲喷射推动其前进。它可以单独控制这些结构:要么同步控制,要么按顺序依次“启动”。美国俄勒冈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发布日期:2022-12-02 来源:科技日报
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天野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对深紫外激光二极管(波长低至UV-C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连续波激...
发布日期:2022-12-02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到2030年,人类有望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 外媒评价称,人类重返月球的脚步越来越近,载人登月也备受关注。除了载人登月所需的关键技术,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仍然是重...
发布日期:2022-12-01 来源:科技日报
荷兰基础能源研究所(DIFFER)科学家创建了一个包含31618个分子的数据库,这些分子有可能用于未来在储能方面前景广阔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同时,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对这些分子特性进行了识...
发布日期:2022-12-0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