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耐用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面积仅为1平方厘米,能够在阳光下以超过20%的光电转换效率(即发电效率)连续发电1000多个小时。由于这种太阳能电池可以在大约100℃的温度下...
发布日期:2022-10-1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理论框架下的真多体非局域性,结果表明用两体或三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产生的所有...
发布日期:2022-10-12 来源:科技日报
毛竹凭借较轻的重量、卓越的机械性能和迅速生长等优势,逐渐成为替代木材和化学合成品的一种可持续资源。与竹间相比,短小的竹节似乎机械性能较为薄弱,其在工程纤维层合板加工中往往被废弃。
发布日期:2022-10-12 来源:科技日报
3个脊柱裂婴儿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接受细胞治疗后出生。研究人员称,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是世界上首次将手术与干细胞相结合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其在胎儿仍在母亲子宫中发育时进行,可改...
发布日期:2022-10-11 来源:科技日报
新加坡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风力收割机”,可捕捉微风般柔和的风能,将其储存为电能。实验显示,当暴露在速度低至2米/秒的风中时,该设备可产生3伏电压及290微瓦的电力,足以为商业传感器供电,让其将数...
发布日期:2022-10-11 来源:科技日报
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发了恐龙的灭绝。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这场撞击还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海啸,海浪高达1.6公里,冲刷了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撞击地点数千公里的海底。
发布日期:2022-10-11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东北大学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高密度硅,并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扩展的无催化剂蚀刻技术,能将这种硅制成直径为2—5纳米的超窄硅纳米线。这一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有望给...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以“矩阵游戏”为题,发表了人工智能(AI)公司“深度思维”团队的最新发现:AI可解决矩阵乘法问题。这是第一个可为矩阵乘法等基本任务发现新颖、高效且正确算法的AI系统。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科技日报
主流观点认为,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发了恐龙的灭绝。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最新研究,这场撞击还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海啸,海浪高达1英里(约1609米),冲刷了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具有初级科学思维的全流程人工智能机器化学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发布日期:2022-10-09 来源:科技日报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量子力学,引发公众对量子科技的热议。昨天,中国科学院再次传来量子科技最新进展的好消息。 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高灵敏度高精度线性采样、高稳定高效率光传输等技术,中...
发布日期:2022-10-09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报道,决策智能(DI)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商业决策,它弥合了专注于分析的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之间的差距。今年5月,高德纳公司(Gartner)发布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决策...
发布日期:2022-10-09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