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倒计时归零,大屏幕上一阵强光闪过,数据分析小组传来了好消息: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托卡马克装置(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发布日期:2022-10-24 来源:科技日报
就像一个不用看琴键就能熟练弹奏的钢琴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机械工程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材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行为并发展出它自己的“肌肉记忆”,允许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力。该材料由一个具有可调梁...
发布日期:2022-10-24 来源:科技日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现宇宙新奥妙!这一次,它的发现挑战了经典的宇宙线传播模型。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近日刊发“悟空”号国际合作组的一项新成果,研究人员利用卫星在2016年至20...
发布日期:2022-10-24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FAST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
发布日期:2022-10-21 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亚洲能量最高的重离子加速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是我国开展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装置。
发布日期:2022-10-21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阶段性建成的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对于吨级及以上物体最高推进速度可达每小时1030公里,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
发布日期:2022-10-2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波电场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灵敏度可达49纳伏每厘米每根号赫兹。相关研究...
发布日期:2022-10-20 来源:科技日报
距今约4.6亿年的奥陶纪大辐射,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辐射事件之一。 但是,最新的高分辨率生物多样性曲线表明,华南的种一级多样性在生物大辐射峰值之后出现近50%的降低,这一发现近来引起地质学家的...
发布日期:2022-10-2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形成的纳米结构,增加了光子在薄膜表面的散射,实现钙钛矿LED器件效率极限的突破...
发布日期:2022-10-20 来源:科技日报
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大概无人会想到它正慢慢地远离地球。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在月球上安装了反光板。数据表明,目前月球每年都在以3.8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发布日期:2022-10-19 来源:科技日报
据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论文,美国纽约市立学院的发现与创新中心和物理系宣布,他们通过将光耦合到超薄二维磁体上,观测到一种新型磁性准粒子。这一突破有望为材料科学带来新策略,即通过材料与光的强烈相互...
发布日期:2022-10-19 来源:科技日报
根据技术监测网(Tech Monitor)对创新研究公司GreyB提供的最新专利申请的独家分析,中国边缘计算行业中的创新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在过去一年中,提交边缘计算专利申请最多的10个组织...
发布日期:2022-10-19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