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利用非共振外差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应用物理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
发布日期:2022-07-26 来源:科技日报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使用DNA折叠法制造出了一款分子马达。这种由遗传物质制成的新型纳米马达可以自我组装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可以开关,还能通过施加电场控制其转速和旋...
发布日期:2022-07-26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休斯顿大学和其他机构的一个研究团队进行的实验表明,一种名为立方砷化硼的材料克服了硅作为半导体的两个限制:为电子和空穴提供很高的迁移率,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发布日期:2022-07-26 来源:科技日报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物理系托马斯·蒙兹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量子计算机,可使用所谓的“量子数字”执行任意计算,从而以更少的量子粒子释放更多的计算能力。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发布日期:2022-07-25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邹长铃研究组,提出了在单个光学模式中利用极弱的光学非线性实现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学芯片上实现的实验可行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
发布日期:2022-07-25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物理学家受斐波纳契数列的启发,将这种序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量子计算机内的原子上,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时间物质相。研究人员在20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尽管只有一种单一的时间流,但该时段具有两...
发布日期:2022-07-25 来源:科技日报
瑞士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阳光来生产航空燃料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已在野外现场条件下实施。20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称,这一新设计或将帮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
发布日期:2022-07-2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陈巍等实现了抗环境干扰的非可信节点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实现下一代量子...
发布日期:2022-07-22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付振乾教授团队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魏东辉教授团队合作,探索手性催化新模式,利用氮杂环卡宾对内酰亚胺类底物的活化去对称化,成功实现了单一手性中心的精准构建。
发布日期:2022-07-22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与韩国汉阳大学、弘益大学和国立金乌工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开发出一种内嵌纳米针的隐形眼镜,其可溶于泪液,未来或有望用于治疗人类眼部疾病。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发布日期:2022-07-21 来源:科技日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多无线通信模块已经被开发出来。然而,无线世界最后一根电缆,即能量传输的电缆一直仍未“剪断”。
发布日期:2022-07-21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乔振华教授研究组,基于单层过渡金属氧化物发现了理论上陈数可调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类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
发布日期:2022-07-2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