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深夜向聊天机器人倾诉烦恼,得到的却是一串精准但略显机械的安慰?现在,这些人工智能(AI)对话助手已经越来越能“读懂人心”,甚至比朋友更快给出建议,但我们却似乎难以真正被其打动。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科技日报
人们常说“糖是大脑的燃料”,但科学家最新发现,大脑在必要时也会燃烧脂肪。据最新一期《自然·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大脑的神经元突触在产生电活动时,也能利用脂滴(脂肪微粒)...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科技日报
如今,手机、平板成了人们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而作为人和机器“唠嗑”的关键窗口,屏幕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市面上最火的LCD屏和OLED屏,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科普时报
炎炎夏日,却不见“汗滴禾下土”。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林村伏羲农场内,晚稻栽植成片,农业机器人穿梭田间、巡检苗情,各类传感器遍布其间,探测墒情、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后方的指挥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人民日报
你在水族箱里见过这样的画面吗:鱼儿静止悬停在水中,仿佛被施了魔法般一动不动,连水流拂过鱼鳍都纹丝不动。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这是鱼类最省力的休息姿势,但最新研究却颠覆了这一认知——悬停时的鱼儿,其实正...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在无针诊断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系统克服了水干扰,无需抽血或标记,实现了对活体小鼠钠水平的实时测量,并通过人体实验初步验证了其走向临床应用的潜力与可行性...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新华网
单人站立时长超5小时、日均搬货量约1吨,人形机器人如何胜任车间物流任务?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教授张秋菊团队携手无锡蔚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臂轮腿式人形机器人“艾...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科技日报
随着我国核能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大量核废料中含有半衰期长达数千年到百万年的锕系核素,长期被视为环境负担。然而,这些原本需要封存数万年的“危险品”,因其在衰变过程中持续释放高能α射线的特性,恰恰成为制造...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科普时报
提到苦瓜,许多人都会敬而远之,而夏日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凉拌苦瓜。有人嫌弃有人爱,清苦的滋味,让苦瓜成了餐桌上具有争议的蔬菜。但你知道吗,成熟后的苦瓜,其实是甜的!
发布日期:2025-07-07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并不具备尖锐的防御武器,却依然能吓退天敌——它们靠的是“伪装”。比如一些无害的食蚜蝇,会模仿黄黑相间的胡蜂,让捕食者误以为它们也“不好惹”。这种现象被称为“贝氏拟态”,也就是“弱者...
发布日期:2025-07-07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