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为“娃娃鱼”的大鲵,是我国珍稀濒危两栖动物。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经过长期努力,该所车静课题组等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种大鲵野生种群。综合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
发布日期:2022-05-24 来源:科技日报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脑科学研究所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在硅衬底上保持稳定超过50天的人工细胞膜。这是模拟薄膜结构的人工细胞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可按...
发布日期:2022-05-24 来源:科技日报
构建结构均匀的纳米碳对于纳米技术、电子学、光学和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功能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据近日发表在《自然·合成》杂志上的论文,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团队已合成了一种带状分子纳米碳,具有扭曲的莫比乌斯带拓...
发布日期:2022-05-24 来源:科技日报
白天可比环境温度高170摄氏度,夜晚可比环境温度低20摄氏度,无需外部能源消耗……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裴刚、研究员邹崇文等人研制出一种分别以太阳、太空为热源、冷源的“冷热双吸”材料,可24小时捕...
发布日期:2022-05-23 来源:新华社
据17日发表在《细胞》与《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两篇论文,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一个锌金属的伴侣蛋白,并将其命名为锌调节GTP酶金属蛋白激活剂1(ZNG1),它可将锌输送到需要它的蛋白质中,如果没有ZNG1...
发布日期:2022-05-23 来源:科技日报
5月19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徐国良院士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即母体不良环境可以通过卵母细胞影响子代糖代谢功能,阐明了卵母细胞T...
发布日期:2022-05-23 来源:科技日报
经过多年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的大鲵野生种群。综合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新种——江西大鲵。基因组水平数据分析支持江西大鲵遗传...
发布日期:2022-05-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学家们实际上可以在核聚变反应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氢燃料,从而获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发表于...
发布日期:2022-05-20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17日在开放获取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早期动物在5.5亿多年前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群落,为寒武纪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发布日期:2022-05-20 来源: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
发布日期:2022-05-19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会产生包括延长寿命等一系列有利的健康结果,而这些影响取决于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代谢激...
发布日期:2022-05-19 来源:科技日报
五年前,当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为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的新图像收集数据时,包括NASA三个太空X射线望远镜在内的众多其它望远镜也向黑洞投出了一瞥,对来自黑洞的X射线、近红外、毫米波、无线...
发布日期:2022-05-19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