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金物理化学与电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锗纳米晶体阳极使锂离子电池拥有前所未有的“抗寒性”,从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电荷大量损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电分析化学...
发布日期:2021-07-01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月23日获悉,南开大学陈军院士领衔完成的“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项目,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该成果的转化正在稳步推进,将服务于京...
发布日期:2021-06-30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投入临床应用迎来“周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治癌也亮出了成绩单:300多名患者在甘肃武威重离子中心接受治疗,治疗结束的患者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发布日期:2021-06-3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多途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心自主设计建造完成国内首台紧凑环注入装备,并成功利用该装备对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进行燃料注入,显著提升了等离子体密度。这是首次在国内磁约...
发布日期:2021-06-30 来源:科技日报
对付新冠病毒“武器库”再添新成员!美国科学家在6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在老鼠和仓鼠身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两种抗体“强强携手”组成的联合疗法,对多种(但并非全部)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有效,而且...
发布日期:2021-06-29 来源:科技日报
大多数解释病毒如何传播的模型都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6月22日,一项发表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流体物理学》上的研究论文指出,花粉在新冠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发布日期:2021-06-29 来源:科技日报
虽然没有人知道哪种病毒可能会引发下一次疫情,但在冠状病毒导致非典暴发和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后,人们意识到,冠状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仍是一种威胁。据6月2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为防止未来冠状病毒...
发布日期:2021-06-29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5月4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使用3D打印机和一种新颖的生物打印技术,将藻类打印成具有韧性和弹性的光合材料,这种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和时尚领域。相关研究发表于《高级功...
发布日期:2021-06-28 来源:科技日报
想象一下,如果握在手里的甜筒冰淇淋化了,而甜筒壳底部恰好破了个洞,任由冰淇淋往下滴,会滴出怎样的图景?科技日报记者5月23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周又和教授团队用这样的“冰淇淋”设计,...
发布日期:2021-06-28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IOF)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激光和热辐射进行3D扫描的新方法,可精确测量透明物体的外形。
发布日期:2021-06-28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6月15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了解到,该院云南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郭洪教授团队近期在新能源存储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著名期刊《化工学报》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作为国际团队的重要一员,参与研制出一种用于净化地下水(供水水源)的纳米材料。据称这种新材料的效率是同类产品的3倍多。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化学工程学报》上。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