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斯季诺夫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开发出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太空和深海中使用。研制该机器人的目的是使其能以高精度和高速度执行复杂空间的操作任务。该项目的优势是样品重量轻、比功率高,并且...
发布日期:2021-04-16 来源:科技日报
据《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道,德国科学家借助一款深度学习软件,对数万个医疗数据集展开分析后,确定了165个与癌症有关的新基因。最新研究为个性化药物靶向治疗以及生物标志物开发开辟了新前景。
发布日期:2021-04-15 来源:科技日报
1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建军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论文《基于二值测量的稳健低管秩张量恢复》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在线...
发布日期:2021-04-15 来源:科技日报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环保和减排领域,有可能使全球GDP在2030年前增长3.1%—4.4%,同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1.5%—4.0%。”
发布日期:2021-04-15 来源:科技日报
3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闫文盛教授研究组与孙治湖副研究员合作,通过磁性金属原子精确可控掺杂的策略,实现了二维石墨烯的室温铁磁性。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
发布日期:2021-04-14 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家们正在以空前准确度部署并比较原子钟。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物理学最新成果,科学家以迄今最高的准确度详细比较了基于铝、锶、镱的三种原子钟,该研究为下一步部署可移动、机载、远程光钟网络奠...
发布日期:2021-04-14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官网近日报道,该机构科学家与西北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合作,制造出了由硼和氢原子构成的稳定纳米片,这种名为氢化硼烯的二维材料仅两个原子厚,且比钢更坚固,有望在纳电子学和量子信息技术领域...
发布日期:2021-04-14 来源:科技日报
一只灵巧的“虫子”,牢牢地抓住圆形管,一伸一缩中蜿蜒前行。其实,这只灵活的“虫子”是一款采用了天津大学科研人员左思洋、刘建彬课题组研发的新型模块化柔性驱动方法3D“打印”出来的软性机器人,可应用于人工...
发布日期:2021-04-13 来源:科技日报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微型3D打印的培养系统,培育出自组织脑组织(即类器官),并可实时研究其生长发育。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杂志《生物微流体》上。
发布日期:2021-04-1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月5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足踝外科团队联手宁夏医学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3D打印技术为一名脚掌被机器锯断并面临截肢的年轻人重塑新足跟,成功为他保住了右脚。
发布日期:2021-04-13 来源:科技日报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其从寄生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这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
发布日期:2021-04-1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记者乔地)目前世界上二倍体粮食作物中最复杂的黑麦基因组的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由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牵头绘制完成。相关论文在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麦。有关专家认为,图谱...
发布日期:2021-04-12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