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首颗奇怪的类木星系外行星,在其可观测的大气中没有云层或薄雾。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异于普通行星形成方式的系外行星。相关研究发表于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快报》。
发布日期:2021-03-18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代表全球25个人种的64个完整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该数据集将更好地揭示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帮助发现更复杂形式的遗传变异,并使针对人类疾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特...
发布日期:2021-03-17 来源:科技日报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网民每日累计输入验证码近2亿次,而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4亿。借助庞大网民群体的力量,就能够在1小时内勾画完成4家大型医院整整一年所需的医学图像标注量。”2月3日,腾讯联合深圳大学,...
发布日期:2021-03-17 来源:中国科技网
2月27日,记者从山西大学获悉,山西大学贾锁堂教授和肖连团教授带领的团队与山西医科大学李思进教授、武志芳教授开展合作,基于单分子相干显微技术在细胞量子相干可视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为精准医学...
发布日期:2021-03-17 来源:科技日报
央视网消息:近日,武汉大学、中科院高能所、国家天文台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慧眼卫星观测数据,发现了黑洞双星中逃离黑洞强引力场向外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简称冕),并且首次在黑洞双星中观测到冕的速度演化,为研...
发布日期:2021-03-16 来源:央视网
2月18日,今年第1号台风“杜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除了风云系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海洋二号B/C星等卫星也捕捉到了“杜鹃”的生成与变化过程。在海洋防灾减灾领域,海洋卫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发布日期:2021-03-16 来源:科技日报
天气热了自动开窗通风,土壤干了滴灌系统主动浇水,茎叶粗细、果子大小都有传感器实时传递信息,除了人工剪枝摘果,其他工序都由人工智能系统完成……
发布日期:2021-03-15 来源:科技日报
将蛋白质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致力于开发基于蛋白质组和其他分子组学的辅助临床诊断新方法,以期实现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的精准辅助诊断……由西湖大学郭天南实验室提供核心技术,近日,西湖欧米(杭州)生物科...
发布日期:2021-03-15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发布日期:2021-03-15 来源:科技日报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再传好消息。3月4日,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飞机状态良好。航空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AG600飞机已全面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并将于年内...
发布日期:2021-03-1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3月8日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明芳近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主刊上发表论文,阐明了对不同尺度流域森林变化可能造成的水文影响及其变异机制的独特见解,提出了...
发布日期:2021-03-12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