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在金属有机骨架(MOFs)增韧环氧树脂中子屏蔽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氨基官能团修饰的多孔纳米MOFs(UiO-66/UiO-66-NH2)颗粒与环...
发布日期:2020-09-17 来源:中科院之声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近日报道,该机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首次观察到一种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新粒子,这一发现将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夸克之间如何紧密“相拥”,形成质子...
发布日期:2020-09-17 来源:科技日报
8月13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专家评审会,该所东莞分部研制的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实验装置成功通过评审,并启动首轮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为开展临床试验做好了前期技术准备...
发布日期:2020-09-17 来源:科技日报
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之前,人们就已经对火星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些研究依托的就是火星陨石。国际陨石学会网站陨石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已被命名的陨石有7万多块,其中火星陨石276块。
发布日期:2020-09-16 来源:科技日报
“黎明号”(Dawn)是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并造访矮行星的人造设备,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10日,英国《自然·天文学》《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通讯》期刊同时发表7篇论文,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多...
发布日期:2020-09-16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早期火星的峡谷可能正是在大量冰盖下方形成的。该结果推翻了此前“火星早期温暖潮湿”的判断,有助于消除早期火星的气候地质证据与模拟之间的不一致。
发布日期:2020-09-16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在一项运动医学研究中发现,在健康、训练有素的人中,定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效果与进行高原训练的效果相同。该研究或将给体育界带来新的难题:通过一氧化碳提高耐力是否算一种合法的训练方法。
发布日期:2020-09-15 来源:科技日报
8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取得了生物质燃烧残炭炽燃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质残炭的燃烧机理,该研究相关成果被第38届国际燃烧会议(38th Internati...
发布日期:2020-09-15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开发出由改型果胶制成的凝胶修复神经组织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创建的人工细胞外环境可用于修复神经组织,培育组织和器官,这对于切除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后大脑的恢复非常重要。相关研究成果近...
发布日期:2020-09-15 来源:科技日报
有一项新研究表明,以特殊方式制造的石墨烯可用于制造更耐用的汽车氢燃料电池。据外媒报道,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和伦敦大学学院(Univer...
发布日期:2020-09-14 来源:盖世汽车
据外媒,8月24日消息,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现人工光合作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独立设备,可以模仿植物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过程,该设备通过“活页照片”的技术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
发布日期:2020-09-14 来源:环球网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对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研发的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CNFT-1进行了72小时连续运行标定,标定结果显示CNFT-1催化剂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比原催化剂性能有所...
发布日期:2020-09-14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