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可以根据需求重新配置自己的软体机器人和医疗植入物。由于莱斯大学布朗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的努力,这种变形材料离现实更近了。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打印物体的方法,当暴露在温度变...
发布日期:2020-07-07 来源:中国科技网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水母独特的运动方式使其成为机器人研究人员的热门研究模型,他们希望开发出先进的新型机器,使其具有极高的运动效率。科学家们现在展示了一种受这些海洋生物启发的新型软体机器人,它...
发布日期:2020-07-07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据外媒报道,凯夫拉(Kevlar)和特瓦伦(Twaron)是著名的坚韧材料,但在强度、耐热性和重量之间需要做出一点权衡。现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纳米纤维版本的材料,它具有同样的强度,...
发布日期:2020-07-06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据外媒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回收旧电池的新方法能够得到性能更好、更便宜的可充电镍氢电池(NiMH)。斯德哥尔摩大学材...
发布日期:2020-07-06 来源:盖世汽车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UCSB)的研究人员将利用一种新方法,突破LED设计的边界,可能会为更高效、功能更多的LED显示屏和照明技术铺平道路。
发布日期:2020-07-06 来源:盖世汽车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一项再生医学领域的突破:研究人员首次在分离的人类细胞和小鼠中,利用一种单步方法将大脑的非神经元细胞成功转化成了功能性神经元。这项技术被证实可以逆转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症状,为人类...
发布日期:2020-07-03 来源:科技日报
一直以来,对人类巨噬细胞起源和发育的研究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课题组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利用单细胞组...
发布日期:2020-07-03 来源:科技日报
相较于小鼠,人类巨噬细胞的起源和发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课题组经过多年科研积淀,终于拥有了揭开这个一直困扰科学界谜团...
发布日期:2020-07-03 来源:科技日报
酶,因其高效专一的催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轻工等领域。高性能酶制剂的创制是实现绿色生物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然而,酶在催化过程中常常需要金属离子等激活剂的参与,这也极大影响了酶的稳定性和...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科技日报
5月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杨勇研究员带领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开发出一条简便、经济、高效的高温热解制备方法,以廉价且环境友好的水热碳和储量丰富的Cu(NO3)2为原料...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科技日报
7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简称低碳院)环保技术中心团队在低温脱硝催化剂开发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分子筛的酸性对活性组分氧化还原性能的诱导作用,并...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科技日报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近日借鉴中国方圆文化和古代窗格结构,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并...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