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托木斯克工业大学与中国和德国专家共同研发出一种特殊的纳米导线。依据这种纳米导线特性,可以将其作为特殊的透明电极用在柔性电子产品和太阳能产品上。这一研发成果是根据纳米结构合成的新研究方法。相关研究...
发布日期:2020-04-16 来源:科技日报
除了会看会听,还会“闻”。近日,一直致力于模仿人类五感的人工智能又有新突破,通过神经拟态芯片,人工智能已经掌握了丙酮、氨和甲烷等10种气味的神经表征,强烈的环境干扰也不会影响它对气味的准确识别。这项由...
发布日期:2020-04-15 来源:科技日报
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量子秘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科技成果入选(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
发布日期:2020-04-15 来源:科技日报
光芯片将实现“重庆造”。4月7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园获悉,落户园区的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光成套工艺,具备对外工艺服务和设计服务能力,解决国内硅基光电子流片工艺平...
发布日期:2020-04-15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与暨南大学李朝晖教授,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等合作,首次实现公里级三维轨道角动量的纠缠分发。该研究成...
发布日期:2020-04-14 来源:科技日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9日报道,美国陆军研究人员称,他们研制出了一款新型量子传感器,可以帮助士兵探测整个无线电频谱——从0到100吉赫兹(GHz)的通信信号。
发布日期:2020-04-14 来源:科技日报
“过去这两个月,通过与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张蜡宝教授、吴培亨院士团队以及中山大学蔡鑫伦教授的合作,我们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基于芯片的量子通信接收端的研发与测试,这对于推动未来的实用量子通信是重要一步。”
发布日期:2020-04-14 来源:科技日报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技术是这场战争最有力的武器。科技不仅能帮助我们战胜疫情,而且还有可能催生新的经济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在传统医疗行业,人工智能逐步在疾病辅助诊断治疗、个人健康管理、基因药物研发、医院智能管理等多个环节,发挥出优势和独特作用,日益成为医疗专家的好帮手。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人民网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人配送,健康监测,数据研判……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渗透进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科技日报
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软性机器人,它可以在太空探索、搜索和救援系统、仿生学、医学手术、康复和其他用途中使用完全不受约束的机器人。制造软机器人的一个关键...
发布日期:2020-04-10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