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分子“开关”——名为SIRT2的蛋白,它控制着引起身体慢性炎症的免疫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最新研究有望带来新方法,阻止甚至逆转人类...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积碳失活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笼结构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积碳跨笼生长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科技日报
据外媒报道,先变弱方能更强,这是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粘合剂解决方案,该团队以研发粘合剂技术而闻名。
发布日期:2020-03-23 来源:盖世汽车
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组与日本食品化工公司合作,通过组合淀粉和纤维素等常见生物质,研发了海洋生物降解塑料。他们利用自主开发的技术混合淀粉和纤维素后,淀粉的耐水性大幅提高,获得的膜状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
发布日期:2020-03-23 来源:科技日报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润辉课题组在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人员受蚕丝蛋白启发,设计获得了结构简单、生物相容性好、体内稳定的一类新的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高分子材料——聚β...
发布日期:2020-03-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机器人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被许多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2月2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在亚马逊、得...
发布日期:2020-03-20 来源:科技日报
2月18日15时15分,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波医学中心,该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彭成忠、检查医生叶瑞忠连线远在武汉的主任医师李亚清、护士长俞平,通过手柄操作,远程控制700多公里外的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患者床...
发布日期:2020-03-2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1日从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获悉,为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合肥机场在做好疫情防控“人防”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设施设备的“技防”工作,近期将投入使用“黑科技”——智能消...
发布日期:2020-0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近日从西交利物浦大学了解到,该校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研究出一种可有效获取高纯度氘的材料。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发布日期:2020-03-19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原油严重依赖进口,但太阳能、光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较为丰富。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保障液体燃料供给,事关我国能源安全。
发布日期:2020-03-19 来源:科技日报
燃料是影响卫星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卫星对燃料利用得高效、彻底,将能使其工作时间得以延长。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了解到,在近日首飞成功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上,该所自主研发的卫星燃料高效利...
发布日期:2020-03-19 来源:科技日报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子性能,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其作为活性层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5%,接近单晶硅电池的最高值。然而,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通常是多晶的。
发布日期:2020-03-18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