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在开采和运输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少泄漏到水体和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在柴油污染修复方面取得进展,他们研制出一种可高效去除水体和土壤中柴油的新...
发布日期:2019-07-03 来源:新华网
美国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生物打印技术,可快速生成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用来模仿人体气管和血管等脉管系统,为未来人造功能性器官扫除一个重要的技术障碍。该突破性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
发布日期:2019-07-02 来源:科技日报
不久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年会数字化展示区,一家中国公司的3D打印新技术吸引了专家们的眼光:既有人工关节、脊柱等3D ACT(三维精准构建技术)数字定制化产品,也有3D ACT医工...
发布日期:2019-07-02 来源:人民网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伤残,每年约有1000多万骨缺损患者。
发布日期:2019-07-02 来源:科技日报
长时间太空旅行对人类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改变人类基因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项新研究发现,太空旅行不会导致人类出现长期重大的表观遗传变化。这或可稍稍缓解人们对长期太空旅行的担忧。
发布日期:2019-07-01 来源:科技日报
小麦进入中国后是如何传播扩散的。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古代小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首例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证明了古代小麦与中国西南地区现存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密切关系,提出...
发布日期:2019-07-01 来源:新华社
花生因有助于延年益寿而被誉为“长生果”,如何让其更具有滋养补益之效呢?全世界有106个国家种植花生,每年种植面积达2500万公顷,科学研究能否促使花生产业更上一层楼?这些问题在最近一项研究成果中得到了...
发布日期:2019-07-01 来源:科技日报
在纳米药物外包裹上一层红细胞膜外衣,这样的仿生纳米药物能使纳米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更安全高效。
发布日期:2019-06-28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薛飞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特定形状纳米样品单体磁化过程的实验测量。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一种新的纳米样品转移组装方法,使用一台自主研制的动态悬臂梁测磁装置,成功观...
发布日期:2019-06-28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5月27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材料及界面课题组提出了分子掺杂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活性层优化模型,揭示了掺杂剂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可控的高效掺杂器件制备工...
发布日期:2019-06-27 来源:科技日报
针对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材料种类少、凝聚态结构调控困难、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组最近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合成了一种新型双缆共轭聚合物,作为吸光层应用于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获得了...
发布日期:2019-06-27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