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煤化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温下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此催化体系有望作为下一代高效储放氢新体系得到应用。
发布日期:2018-10-24 来源:科技日报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碳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醇、芳烃、烷烃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镍基催化剂在生物质的加氢、加氢裂解和加氢脱氧等反应中已被证明具有高催化活性。
发布日期:2018-10-24 来源:中国能源网
冲电线于2014年8月11日发布消息称,开发出了“极薄柔软多层FPC”,并已开始销售。新产品通过减薄多层柔性电路板(FPC)的厚度提高了其柔软性,目标是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
发布日期:2018-10-23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日本NHK电视台7月25日报道,日前,东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厚度仅为保鲜膜的5分之1,预计将会被投入到医疗设备的应用中。此外,该项研究成果将会被刊登在25日发行的英国科...
发布日期:2018-10-23 来源:环球网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者们设计并制造了一款电路板,而它可以达到高达245THz的速度。这一速度要比现代微处理器的速度要快了上万倍。该研究成果将推动新电路的设计。
发布日期:2018-10-23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来自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科研人员于近日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硅电路板、硅芯片和硅传感器。这一突破性发明将可大大减少电子垃圾的产量,并还能在医疗领域得以使用。
发布日期:2018-10-22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目前,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个用喷墨打印机制成的可拉伸电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大批生产“智能材料”了。
发布日期:2018-10-22 来源:环球网
电路板通常很坚硬,但美国和中国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轻薄、柔软的电路板,并概念验证性地制成“智能绷带”,能贴在皮肤上监测多种生理信号。
发布日期:2018-10-22 来源:新华网
据国外媒体报道,MIT的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晶体管,新的晶体管通过材料原子结构中的洞孔来让电流通过,速度是当前晶体管的4倍左右。
发布日期:2018-10-19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晶体管在计算机内充当微型的电子或电流开关,而科学家正研制能利用光开关的芯片元件。上周MIT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团队报告他们创造出一个用单光子开关的晶体管。
发布日期:2018-10-19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绝缘体氮化硼以及金量子点,实现量子隧穿效应,制造出了没有半导体的晶体管。该成果有望开启新的电子设备时代。
发布日期:2018-10-19 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燃料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中阴极上氧气还原反应(ORR)的催化剂决定了能量转化效率以及电池成本。作为有望取代传统贵金属铂催化剂的Fe-N-C材料,因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对其活性位...
发布日期:2018-10-18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