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分析了30多万人的基因组,发现了29个对人的身高有巨大影响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最大能使人的身高降低7厘米或增加5厘米。相关论文已经提交论文预印本网站。
发布日期:2024-01-03 来源:科技日报
经过历时5年、超35万小时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超2亿英镑的投资,英国生物银行30日发布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了这一有史以来最受瞩目的同类项目。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罗里·柯林斯表示,...
发布日期:2024-01-02 来源:科技日报
《自然》11月30日发表了两项重磅研究:最新的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平台GNoME(材料探索图形网络),已可以自行发现和合成新无机化合物,包括发现了超220万个稳定结构、17天便独自创建了41种新材...
发布日期:2024-01-02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2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已于1日在日本开始运行, 向实现“人造太阳”又迈进了一步。 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那珂研究所1日下午举行了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
发布日期:2024-01-02 来源:科技日报
由于电子开关的限制,传统的计算机处理器几乎已经达到了“时钟速度”的上限。时钟速度是衡量处理器打开和关闭速度的指标。据《自然·通讯》报道,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
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科技日报
新一期《科学报告》发表一项研究提出,中新世古代人科动物从茂密森林转向开放平原生活的演化压力,或影响了他们将基于元音的叫声转变为基于辅音。这些发现为早期人科动物交流的演化发展带来了新见解。
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科技日报
据2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无土栽培(即所谓的水培)的“电子土壤”。当通过这种新的栽培基质对大麦幼苗的根系进行电刺激时,大麦幼苗的生长速度...
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科技日报
某些分子受到光刺激会强烈振动,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发现了利用分子这一性能来摧毁癌细胞的新方法。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该项研究显示,该方法对实验室培养的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的有效性达到99%,并且半数的黑色...
发布日期:2023-12-28 来源:科技日报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THz)纳米谐振器,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这一突破有望为6G通信频率的...
发布日期:2023-12-28 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
发布日期:2023-12-28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固态钠电池架构,其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通过使用钠金属作为负极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室温下固态钠-金属循环率。而且,电池使用更稳定的陶瓷电解质,...
发布日期:2023-12-27 来源:科技日报
据12月22日出版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前沿》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条“飞龙”,它会用喷水来灭火。这种新型机器人被称为“龙消防员”。研究人员设想,世界各地的机器人专家可通过开源论文来设计机器...
发布日期:2023-12-27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