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展示了一个毫米级的折纸机器人,其可利用磁铁和折纸折叠的方式进行多方向旋转移动。该机器人水陆两用,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移动并执行任务,包括受控的液体药物递送和定向固...
发布日期:2022-06-16 来源:科技日报
通过铁电栅极绝缘体和原子层沉积氧化物半导体通道,日本科学家制造了三维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可用来生产高密度数据存储器件。此外,通过使用反铁电体代替铁电体,他们发现擦除数据只需要很小的净电荷,从而提高了写入...
发布日期:2022-06-16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9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表最新研究称,他们可以调整量子计算机内量子比特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创造出拥有新奇特性的物质新结构,揭示超导性等物质特性。
发布日期:2022-06-16 来源:科技日报
据13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小组发现了细菌交换DNA并产生耐药性的新细节。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是理解细菌如何接合配对方面取得的关键进展,将使人...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科技日报
想象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你的手机、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都不必为了更新换代而被搁置或丢弃。相反,它们可使用最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进行升级,这些设备可安装在内部芯片上,如同乐高积木一样整合。美国麻省理工...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分别独立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借助引力透镜效应,首次探测到一...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科技日报
无论是《终结者》中的反派T-800还是《机械战警》中的英雄警察亚历克斯·墨菲,由生物和人造材料制成的生物混合机器人一直是许多科幻梦想的中心。最近,日本科学家在机器人身上制作出“活的”类人皮肤,让人们离...
发布日期:2022-06-14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家领导的一个跨学科团队发现了被称为“轴向希格斯模式”的新粒子,这是一种以前无法检测到的量子激发,也是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磁性相对粒子。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
发布日期:2022-06-14 来源:科技日报
历经6年努力,意大利和奥地利研究人员开创性地研发出一种三合一混合材料,被称为新一代“智能皮肤”。其灵敏度是真实皮肤的1000倍,能探测触觉、温度、水分甚至微生物,有助促进灵敏机器人和智能假肢的研发。相...
发布日期:2022-06-14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了首块可扩展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光子芯片,每秒可对20亿张图像进行直接分类,而无需时钟、传感器或大内存模块,有望促进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科技日报
8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在铁基超导材料锂铁砷中成功调控大面积、高度有序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格点阵列。这一成果对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编织以及拓扑量子计算具有里程碑...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全舒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薛毅教授团队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吴斌博士,在分子伴侣蛋白的作用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