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学一个科研团队研究了控制猫行走的重要神经回路,开发出一款移动行走的机器人,编入了猫的神经和肌肉特性,能够再现猫的稳定行走。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种机器人再现运动,有助于查清动物活动的情况,结合...
发布日期:2021-05-28 来源:科技日报
仰望星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息。随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其携带的火星车抵达火星后将在火星上“漫步”,进行实地观察取样等科考工作。作为火星“身强力壮”的保障和稳定可靠的基础,中国科...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科技日报
德国和芬兰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合成出了一种独特的新型碳原子网络,新形式的碳像石墨烯一样,仅一个原子厚,但原子结构和电子特性与石墨烯截然不同,有望在电池等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5日从天津大学获悉,李振教授团队联合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团队,研发出像“夜明珠”一样的高效率、长寿命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该材料接受10秒以内的光照后可持续发光近半个小时,有望用于医疗领域,帮助医生实...
发布日期:2021-05-27 来源:科技日报
据2月22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新研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3D人类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可以与人类大脑发育极为相似的方式成熟。
发布日期:2021-05-26 来源:科技日报
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耳朵内毛细胞的功能机制有了新发现,认为内毛细胞像外毛细胞一样,也与耳朵内胶质盖膜接触。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的该项研究成果,挑战了数十年来盛行的听力器官解剖组织和工作...
发布日期:2021-05-26 来源:科技日报
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类器官,称为“类心脏”,它们可以自行组织为心腔状结构而无需实验支架,可自主跳动。这一成果可能会彻底改变对心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
发布日期:2021-05-26 来源:科技日报
四肢完全不动,“纯靠”想象自己脑海里有一只手在写字,然后……就真的写出来了?这一场景在一个概念验证型研究中已经出现。英国《自然》杂志12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突破:美国科学家团队研究演示了一种帮助瘫痪人...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科技日报
5月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匹兹堡大学康复神经工程实验室的生物工程师团队描述了一种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即如何通过增加大脑刺激来唤起触觉,从而使操作者更容易操纵大脑控制的机械臂。这...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网站19日报道,该校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机器拇指——“第三根拇指”,并让受试对象使用这个机器拇指。结果发现,受试者可以使用这个外来拇指有效地执行复杂和灵巧的任务,包括与两个真...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科技日报
近期,山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正在积极推动引力波探测大型地基观测装置建设,这项大科学装置建设成功后将填补我国地面直接探测引力波技术空白。
发布日期:2021-05-24 来源:科技日报
“看清”宇宙线,“悟空”号又立新功。宇宙线被誉为携带宇宙秘密的“信使”。搞清楚宇宙线的相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许多宇宙奥秘。
发布日期:2021-05-24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