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将低熔点麦麸与添加剂混合获得了高质量燃料。该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数量,而且可以优化生物质燃料原料混合物的组成,进而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相关研究...
发布日期:2021-05-17 来源:科技日报
4月19日宣布,“机智”号无人直升机成功完成了火星上的首次飞行,飞行时间39.1秒,这是人造航空器首次在另一个行星上受控飞行。
发布日期:2021-05-14 来源:科技日报
目前,天文学家已在地球等少数行星的大气中观测到氧气,但对于其来源,业界一直争议很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日对外宣布,该所研究员研究发现,行星早期氧气或来自水分子光解,这对寻找生命星球具有重要...
发布日期:2021-0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宇宙的加速膨胀是暗能量存在的证据。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报告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宇宙学家已经找到将超新星爆炸距离的测量精度提高一倍的方法,这将使科学家研究暗能量的精度和...
发布日期:2021-05-14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3月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徐飞虎等实现了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成...
发布日期:2021-05-1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月29日获悉,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陈志刚、许京军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希腊克里特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课题组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个非线性非厄米拓...
发布日期:2021-05-1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4月7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邹长铃研究组,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现了基于微腔简并模式的高效光子频率转换,并进一步探究了微腔内的级联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跨波段的频率转换和放大。相关成...
发布日期:2021-05-13 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机器人》日前发布的论文中介绍了一种别致的机器人:从胚胎干细胞中培养出来的Xenobot。在人类的控制下,它能够游动、清扫垃圾、报告路线、穿越空间……
发布日期:2021-05-12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关于世界上仅剩两头北部白犀牛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于濒危动物的关注。如何拯救濒危动物,也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但真正想要做到通过人为方式保留濒危物种并非易事。
发布日期:2021-05-12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开发出一种新的显微镜检查技术,可研究纳米级的活细胞而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研究作者称,该方法可用于治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相关研究发表在《纳米级...
发布日期:2021-05-12 来源:中国科技网
记者5月6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郑毅研究员课题组与联合团队,首次在黑砷二维电子态中发现了外电场连续、可逆调控的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实现了对自旋的高速精准控制;同时在全新的自旋-能谷耦合的Ras...
发布日期:2021-05-11 来源:科技日报
据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报道,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研究人员主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首次利用现代高压技术,开发出一种以前未知的二维材料铍氮烯(beryllonitrene)。新材料由规则排列的氮原子和铍原子组成...
发布日期:2021-05-1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