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残骸里剩余残留物、危险品可能会形成次生危害,请广大群众不要近距离围观或接触残骸,严禁私自拆卸、拾捡、隐藏、贩卖和收购火箭残骸……”这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2月5日发布的一则紧急通知。
发布日期:2021-01-14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首次实现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对于实现大容量量子存储、构建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日期:2021-01-14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月1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拟服务于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日期:2021-01-14 来源:科技日报
蚤目(俗称跳蚤)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但是科学家对它却非常感兴趣,因为跳蚤与其它昆虫目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昆虫系统学领域的未解之谜。12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英国...
发布日期:2021-01-13 来源:科技日报
不论是普通百姓中意的“年轻态”健康品,还是富豪圈里红极一时的所谓“长生仙丹”,都表达了人类一个朴素的愿望——保持年轻。
发布日期:2021-01-13 来源:科技日报
如何培育瘦肉多、脂肪少的新品种羊一直是农业专家和养殖户的期望解决的问题。1月5日,记者从江苏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畜牧研究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世界首例肌肉生长抑素(MSTN)基因编辑湖羊。
发布日期:2021-01-13 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穿的衣服每天都暴露在充满病毒和细菌的环境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染病的介质。记者12月24日从苏州大学获悉,一种抗病毒和抗菌率均达到99%以上,且经多次洗涤后效果依旧显著的纺织面料研发成功,并已实...
发布日期:2021-01-1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2月15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智能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中心吴丽芳研究团队阐明了纳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机制,筛选出多种高耐受亚硒酸钠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当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
发布日期:2021-01-1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月10日从包头稀土高新区获悉,包头稀土研究院与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转让协议,筹备建立国内首条月产800公斤稀土纳米断热浆料中试生产示范线,预计首期投资2000万元。
发布日期:2021-01-1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徐铜文教授和吴亮教授团队在低成本高性能双极膜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他们采用原位生长思路,研制出一种具有优异稳定性和水解离产酸碱能力的高性能双极膜。该成果于1月4...
发布日期:2021-01-11 来源:科技日报
韩国研究团队使用介孔沸石成功制备稀土-铂合金纳米颗粒。该颗粒作为丙烯脱氢工艺催化剂使用。稀土La和Y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铂在分子筛中的分散性,同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孔氧化铝负载Pt-Sn双金属催化剂相比,催...
发布日期:2021-01-11 来源:科技日报
甲醇制烯烃(MTO)是实现非石油资源转化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之一。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叶茂研究员、刘中民院士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失活催化剂再生研究中取得重大...
发布日期:2021-01-1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