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在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对于实现大容量量子存储、构建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
发布日期:2021-01-08 来源:光明日报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通过...
发布日期:2021-01-08 来源:中国科技网
量子通信未来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扩大量子通信网络的有效覆盖范围,包括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实现可支持千公里量级的量子中继、发展下一代可全天时工作的量子卫星网络等;另一方面,需要在工程...
发布日期:2021-01-08 来源:科技日报
元月3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引力中心团队研制出实用化高精度铷原子绝对重力仪装备,并于近日成功交付给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经过市区、郊区和野外台站等多个点位的双盲测量评估,以及来自国家测绘局、...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研究中心新闻办通报称,俄科学家制造出超高纳米粒子含量的银液,属于全球首次。这种新工艺有助于制造3D打印墨汁和抗微生物药物。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科技日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8日报道,英国和西班牙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一种方法,规避了一个有178年历史的理论,有效消除了远处会使实验读数混乱的磁场,这是科学家们首次以一种...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1.3GHz 9-cell高品质因数(Q值)超导高频腔通过成果鉴定。
发布日期:2021-01-06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简称JUNA)首席科学家柳卫平调束指令发出,来自锦屏核天体物理加速器的质子束,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不断加速,在达到270千电子伏后并引出时,强度达到2毫安,在...
发布日期:2021-01-06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26日,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束流强度最高深地实验设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强度达到2毫安。这是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21-01-06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15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iRobotCNC团队在夺得全球首个机器人抓取云竞赛冠军后,受到众多高科技企业的青睐,熵智科技、武汉需要智能等纷纷发来合作邀请。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科技日报
据统计,全球78亿人中,只有2700万人会编写代码,占比不到1%。美国有50万个编程人员岗位空缺,欧盟目前只有10%的编程人员受过计算机科学专业训练。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科技日报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加重视人机交互体验,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互动频繁,要求机器人具备高效的反馈速度,也对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