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我校关于氧化铈耦合氮化钴多孔纳米片阵列电极用于高效电催化全解水的研究成果“Boosting Activi...
发布日期:2020-08-10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艳霞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一同首次直接在电化学环境中观察到铂表面空穴及其动态行为,为揭示其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
发布日期:2020-08-10 来源:科技日报
据英国《科学报告》杂志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一个美国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纤维技术——使用天然纤维制纱——的直接证据。这一最新发现表明,纤维技术的历史远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还悠久,且古老纤维的...
发布日期:2020-08-07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一个欧洲研究团队利用欧洲同步加速器的X射线研究了金属玻璃的形成过程,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合金从液体到固体的“玻璃化转变”过程。这一认识上的飞跃将给世界金属玻璃及其他玻璃材料研究带来重要影响。
发布日期:2020-08-07 来源:科技日报
密度仅为钢的六分之一,轻盈但强度、韧性超过传统陶瓷与合金,可承受从零下120摄氏度到零上15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且“吸能”耐撞,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的一种综合性能强劲的“超级材料”,...
发布日期:2020-08-07 来源:新华网
水力发电已非新鲜事物。在能源日渐缺乏的今天,水电提供了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水力发电主要利用水位落差,将水的势能转化为水轮的机械能,从而推动发电机并产生电。然而受到技术的限制,目前的水力发电只利用了...
发布日期:2020-08-06 来源:环球科学
俄罗斯眼科医师协会主席、医学博士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发出可使不同类别的眼疾患者恢复立体视觉的“电子眼镜”。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子眼镜”能够帮助有先天缺陷的儿童恢复立体视力。
发布日期:2020-08-06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新闻处表示,该校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设备,它使用所谓的感官视觉,可帮助盲人通过皮肤触觉“复明”。
发布日期:2020-08-06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经常“看不懂”中文句子,让人哭笑不得。在日前举行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NLP)顶级学术会议ACL 2020上,来自创新工场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两篇论文入选。这两篇论文均聚焦自然语言处理中文分词...
发布日期:2020-08-05 来源:科技日报
天气预报和人工智能有着天然耦合的关系。天气预报需要大量的、多种多样的资料,人工智能天生就是处理大数据的工具;现有资料的时空数据密度不够,人工智能具有对不完全不确定信息的推断能力;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总结...
发布日期:2020-08-05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发一种生物合成蛋白材料,通过强化串联重复多肽的愈合性能,成功解决了自修复软材料目前的局限性。该研究有望在软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
发布日期:2020-08-05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