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仿生纤维粘合材料,在保持粘合性能的同时具有超疏液性,未来有望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用于各种被液体覆盖的表面。
发布日期:2020-06-12 来源:科技日报
随着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现有药物疗效成为科学家攻关的目标。记者6月10日从南通大学获悉,该校戴家木博士研究出一套阿霉素负载多孔纳米碳纤维的药物缓释系统,利用织物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进行化学-光热...
发布日期:2020-06-12 来源:科技日报
“偏振”和波长都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之一。3D眼镜,运用的便是偏振原理。 在天文领域,X射线偏振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独特的天体物理探针,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重要工具。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科技日报
由于技术困难停滞了40多年的天文软X射线偏振探测窗口重新开启。11日,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冯骅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自然·天文》杂志发表封面文章。该成果显示,清华大学主导的空间天文项目“极光计划”配备的X射...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科技日报
1976年,苏联发射了最后一台月球登陆器“月球-24”号,现在,俄罗斯希望继续此前的探月事业。据美国太空网5月7日报道,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将3款探测器送上月球。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科技日报
刚把头发打湿,结果挤不出洗发水了,再怎么使劲甩瓶也只能弄出一点。但你知道洗发水并没有用完——拧开瓶盖,内壁还顽固地粘着不少洗发水。无奈之下,只能派“水”来将其强行带走,但总感觉冲多少遍瓶壁都有残留。
发布日期:2020-06-10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
发布日期:2020-06-1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近日获悉,由西南交通大学、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相关应用企业联合完成的“轨道交通高强阻燃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日前在四川成都通过成果鉴定。通过给轨道电力、应急设施“穿上”高强阻...
发布日期:2020-06-10 来源:科技日报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遗传筛选研究、制备基因编辑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手段,是极具价值的遗传学研究工具。然而,其在日常培养和分化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二倍化现象,严重影响其发挥“基因筛选利器”的功能。如何抑...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科技日报
6月1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寿惠霞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糖转运蛋白GmSWEET10a/b协同调控...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获取青蒿素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将艾草基因移植到菊花中,再从中提取对治疗疟疾起重要作用的天然抗生素——青蒿素,成功研制出俄罗斯首个国产抗疟疾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科技日报
2017年10月,太阳系第一颗星际天体“奥陌陌”闯入人们的视线,转悠了2个月后,它便逃离太阳系飞向宇宙深处。2018年12月,太阳系迎来了第二颗星际天体——“鲍里索夫”(Borisov),不久前有报道...
发布日期:2020-06-08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