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研究组联合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根据蛋白结构预测了基因编辑过程中产生脱靶效应的重要氨基酸,并在不影响...
发布日期:2020-06-02 来源:科技日报
基因是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但这样的影响出自多个基因复杂的共同作用,单个基因对身高的影响往往十分有限。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论文中,研究人员从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鲁人体内,找到了一个对身高影响深远的基因...
发布日期:2020-06-0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一项由中、美、法、德等8国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研究揭示了宇宙中神秘的“巨无霸气泡”莱曼-阿尔法气团从何而来。这项研究对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
发布日期:2020-06-01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世界各地射电天文台都报告说:在银河系内捕捉到了一个强烈的、长达1毫秒的快速射电暴。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证明这的确是来自银河系内的宇宙信号。
发布日期:2020-06-01 来源:科技日报
15800光年外,神秘的半人马座欧米伽球状星团中,有这样一群孤独的天体:它们身处该星团中心,与其他星球遥遥相望;它们平淡无奇,从运动学特性上与其他星球差别不大……
发布日期:2020-06-01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合成新型带隙可调的二维层状锗硅烷材料,这种新材料可用作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在常温光照条件下高效制备氢气,还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成一氧化碳。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
发布日期:2020-05-29 来源:科技日报
3月3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环境友好催化过程研究组成功开发出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剂,该研究工作为提升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供了...
发布日期:2020-05-29 来源:科技日报
4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杨勇研究员带领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自主开发出新型双功能铁纳米杂化结构催化剂。
发布日期:2020-05-29 来源:科技日报
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在持续缩减尺寸的同时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随着主流CMOS集成电路缩减到亚10 nm技术节点,采用新结构或新材料对抗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短沟道效应、进...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铁电陶瓷具有储能密度高、放电速度快、贮存性能稳定等特点,在近代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传统铁电材料中钙钛矿结构的锆钛酸铅(简称PZT)系列是应用面最广的铁电材料,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实现能...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志勇、彭练矛课题组发展全新的提纯和自组装方法,制备出高密度高纯半导体阵列碳纳米管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开发了性能优异的晶体管和电路。5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这几年,全国两会的科技感越来越足。这既表现在代表、委员们对科技议题的广泛关注,也体现为会议期间频繁闪现的科技新亮点。今年,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两会正式亮相,让人眼前一亮。
发布日期:2020-05-27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