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科学家正在继续研究奇异拓扑量子态,并开发对其模拟建模的方法。据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高级研究员,项目执行人之一马克西姆·戈尔拉齐(Maxim Gorlach)介绍,为了占据理论前沿...
发布日期:2020-05-15 来源:科技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5月11...
发布日期:2020-05-15 来源:科技日报
5月11日,深圳近百万中小学生返校复课。除了每一所学校配备了大型红外测温设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还迎来了一位新“校工”——全国首台利用超氧水消杀机器人,投身到校园消杀防疫工作。
发布日期:2020-05-14 来源:科技日报
早上7点半,医院物流机器人“诺亚”已经等候在门诊标本接收处,工勤阿姨把分捡好的标本按类别装进它的“肚子”。“诺亚”随即启程,依次经过生化免疫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手工免疫室和微生物室。各...
发布日期:2020-05-14 来源:文汇报
谷雨时节,芜湖市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企业的机器人视觉检测实验室,几位技术人员正在仪器前忙碌着,进行高精度三维测量的技术攻关。
发布日期:2020-05-14 来源:芜湖市委宣传部
可穿戴体温计、新型口罩……4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副主任许心超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市科委采取多种举措,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助力疫情防控。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北京日报
这个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一直奔跑在人工智能的科技前沿;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工智能第一次遇上了体温检测。这群年轻人仅用10天就完成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测温的“旷视-明骥”AI测温系...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长期以来,我们产品的研发,部分零配件的进口,都离不开海关高效的通关保障。”在今天开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会现场,参展的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海关的支持工作,深有感触。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中国日报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将呈爆炸式增长,数字经济发展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可以说,在这个方兴未艾、未来可期的大数据时代,谁能描绘好这个“看不见”的世界,谁就能掌握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
发布日期:2020-05-12 来源:青海日报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称,经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发布日期:2020-0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金属科学家工作室李秀艳等人研究发现,利用快速升温可以在纳米晶铜中引入退火孪晶,从而实现纳米晶晶界的“热弛豫”,提高纳米晶的热稳定性。该成果于4月2...
发布日期:2020-05-1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