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经充分训练的情况下,让AI关注人是容易的,但关注某个特定的人是困难的。 在美剧《西部世界》中,AI主人公觉醒,并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人类杀伐决断的乐园,于是开启了反抗之路;电影《黑客帝国》中,AI将...
发布日期:2020-05-27 来源:科技日报
运用人工智能(AI)算法检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新冠肺炎患者。该人工智能系统的AUC(曲线下面积,一个用于衡量机器学习准确度的指标)为0.92,展现出与一名资深胸放射科医生相当的灵敏...
发布日期:2020-05-27 来源:科技日报
“免疫战士”T细胞可以帮助人们对付病毒,但其在对付新冠病毒方面的重要性并不清楚。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撰文称,他们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康复者和某些健康人士携带名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这种...
发布日期:2020-05-26 来源:科技日报
相较于小鼠,人类巨噬细胞的起源和发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课题组经过多年科研积淀,终于拥有了揭开这个一直困扰科学界谜团...
发布日期:2020-05-26 来源:科技日报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裂通常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部分,母细胞会在核分裂过程中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细胞,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的延续。在中学教科书里,这一过程被描述为“平均分配”。
发布日期:2020-05-26 来源:科技日报
经历了疫情考验却依然保持正常运行,“中国天眼”怎么应对海量数据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的落地建设,这一问题可能迎刃而解。4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贵州贵安新区获悉,即将在贵...
发布日期:2020-05-25 来源:科技日报
太阳爆发活动与空间灾害性天气密切相关,暗条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清晰地观测到由不对称磁重联导致的一个小暗条被切断并爆发。
发布日期:2020-05-25 来源:科技日报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当天,从怀柔科学城传来好消息,国家天文台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标志这一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发布日期:2020-05-25 来源:人民网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智能所纳米材料与环境检测研究室孔令涛研究团队,在水中抗生素氧化降解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出氧化石墨烯负载的二氧化锰纳米针及四氧化三铁—硫纳米复合材...
发布日期:2020-05-22 来源:科技日报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预设的东风着陆场准确着陆,空间首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船返回舱配备大推力单元无毒发动机作为姿控动力,精准地控制了飞船高速返回的再入姿态,成功完成了空间首秀。
发布日期:2020-05-22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首次实现新型氧配位铁单原子催化剂实现高效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发布日期:2020-05-22 来源:科技日报
据外媒报道,每当人们试图改进像钢这样的材料时,可能最终会同时引入新的弱点,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而这是一种在不同性能之间的平衡行为。现在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超级钢”,它可以抵御这种权衡,在保...
发布日期:2020-05-21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