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在我国也有近十年时间,近几年国家通过示范项目开始着力推动其产业化发展。这一《标准》的出台恰逢其时,对于产业而言,相关行业标准的出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环节。
发布日期:2018-11-13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现有电力能源的来源主要有4种,即火电、水电、核电和风力发电。火电需要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发布日期:2018-11-13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让阳光充足的地区可实现灵活可调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但在过去五年里,这一技术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不敌成本更低廉的光伏发电技术。
发布日期:2018-11-13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当病患出院后,就能接到机器人模拟医生的话语打电话,来询问出院后的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这可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6月1日披露,人工智能AI随访助手正式在该院...
发布日期:2018-11-12 来源:科普中国
手术机器人、钢琴机器人、书法机器人、仿生水母……日前,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亮相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向人们展示了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人类生活迎来巨大改变的图景。专家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
发布日期:2018-11-12 来源:人民日报
量子是光子、质子、中子、电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统称,是目前物理世界已知的最小基本微粒。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就由大量光量子组成。在量子力学中,科学家聚焦的是:在单个原子或次原子粒子尺度上,物质与能量的...
发布日期:2018-11-09 来源:经济日报
据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官网近日报道,该校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首次直接“看到”拓扑绝缘体和金属中电子的量子自旋现象,为未来研发先进的量子计算组件以及设备铺平了道路,距离实现量子计算又近了一步。
发布日期:2018-11-09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成功进行了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观察到了光子极化量子态和量子纠缠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来建立水下及空海一体量子通信网络...
发布日期:2018-11-09 来源:科技日报
百年前靠纸笔闯天下的记者,不会料到计算机和互联网辅助新闻报道成为今天的主流;如今采写编评都要亲力亲为的人类记者,已经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改变新闻业的潜力。
发布日期:2018-11-08 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在今后三年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标志性产品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是重点。到2020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
发布日期:2018-11-08 来源:新华网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眼科人工智能诊疗”系统。据了解,进入该系统就诊的患者,除接受常规诊疗外,其检查数据可即时同步到CC-Cruiser云平台,同时享受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提供...
发布日期:2018-11-08 来源:科普中国
据报道,我国将于近期择机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如果卫星成功运行,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量子通信究竟有何“特异功能”?
发布日期:2018-11-07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