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
发布日期:2018-11-07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角田达彦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进行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新的哮喘相关基因、哮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免疫反应参与感染症的线索。
发布日期:2018-11-06 来源:科普中国
目前,在30多万种现存植物物种中,仅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占据着人们的食谱。部分原因是,在农业历史上,突变让这些农作物容易收割。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称利用CRISPR技术,人们不必再等待大...
发布日期:2018-11-06 来源:科学网
之前的研究认为,一个人越聪明,其体内基因变异就越多,但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研究结论。他们以多个苏格兰家庭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遗传学分析后发现,智商越高的人,其体内导致智力和总体...
发布日期:2018-11-06 来源:科技日报
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全球最新、最潮、最尖端的机器人精彩亮相。
发布日期:2018-11-05 来源:科技日报
微软公司创造的女性聊天机器人塔伊(Tay)被放在了社交网络上。微软的本意是希望塔伊通过与人类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变得更擅长沟通,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一些恶意网友诱使塔伊在聊天学习的过程中,变成了种族主义和...
发布日期:2018-11-05 来源:人民日报
自从谷歌阿尔法围棋战胜李在石之后,人工智能便一跃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人们不禁会问:“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它是否将逐渐替代人类?”
发布日期:2018-11-05 来源:人民日报
量子是光子、质子、中子、电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统称,是目前物理世界已知的最小基本微粒。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就由大量光量子组成。在量子力学中,科学家聚焦的是:在单个原子或次原子粒子尺度上,物质与能量的...
发布日期:2018-11-02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科学家合作,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领域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他们首次用量子存储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中的核心内容进行了验证,为实现基于卫星的长距离和全球化量子安全直接...
发布日期:2018-11-02 来源:科技日报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近日召开的莫斯科国际量子技术大会上宣布,他们已经制造出迄今最强量子系统,其拥有51个量子比特(Qubit),能模拟一种化学反应,研究原子间相互作用。
发布日期:2018-11-02 来源:科技日报
未来中医诊疗将是这样的场景:一面镜子成为智能检测设备,早晨起床照镜子时就能查看目色、脸色、舌色,“人工智能”会分析并预测个人健康状况;拥有古今名医大数据“智慧”机器人,“望闻问切”为患者辨别症状;智能...
发布日期:2018-11-01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