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预示,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以缓解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之短缺,并非遥不可及。来自美国、中国、丹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在文章中表示,他们凭借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和体细胞核...
发布日期:2018-09-04 来源:科普中国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法力无边,只需要拔毫毛轻轻一吹,就能立刻变出千百个分身。如今,类似的场景也有望在现实中呈现了。
发布日期:2018-09-04 来源:科普中国
记者从南开大学机器人所赵新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获悉,根据近日出炉的一份特殊的“亲子鉴定”报告,13头机器人操作的体细胞克隆小猪与“代孕”母亲无血缘关系,仅与供体细胞存在“亲子关系”。赵新说:“这从...
发布日期:2018-09-03 来源:新华网
曾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犬“史努比(Snuppy)”的韩国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2010年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5岁大“史努比”的干细胞,成功孕育出4只第二代克隆犬,除其中一...
发布日期:2018-09-03 来源:科技日报
近几年,由于CRISPR等工具的不断问世,基因组编辑技术迎来了新的浪潮。然而,“CRISPR能完成90%的工作,但核心的专利仍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皓毅直言,一定要开发新的工具,寻找...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科学网
据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古基因组报告,德国研究人员对俄罗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块古人类骨块进行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该骨块是来自一名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的“混血”后代。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遗传学研究,以两种小鼠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亲代抚育行为的遗传驱动因素。该研究识别出了12个影响小鼠亲代抚育行为的基因组区域,并揭示了复杂的社会行为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科普中国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日前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有望进一步推动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于北京时间10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18-08-30 来源:新华网
由于现存方法学上的问题,迄今有关埃及木乃伊基因的研究并不多,但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成功破译了埃及木乃伊的完整基因组,这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入研究埃及历史。
发布日期:2018-08-30 来源:新华社
日本北海道大学等机构日前成功利用被称为“基因剪刀”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完成对大豆基因组的编辑。这是日本首次开展这类研究,此前中国研究人员曾利用“基因剪刀”成功实施过大豆基因组编辑。
发布日期:2018-08-29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