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南飞,是人们熟知的秋日风景。在白露和寒露这两个秋季节气中,皆以“鸿雁”作为物候标识,即:白露第一候“鸿雁来”,寒露第一候“鸿雁来宾”。 从白露到寒露,同一片天空中飞过的都是由北向南的鸿雁,“来”...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随着手捧“源火”盒的采火技术团队代表走上舞台,这一簇来自南海...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科技日报
夜幕下的西藏鲁朗地区,寒气袭人。海拔3000多米的试验场上,一只巨大的白色气球向着深邃夜空缓缓升起。 这只大气球实际是一艘浮空艇,名为“极目一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研制,用于青藏高...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新华网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研究迎来重要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黄学杰研究员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张恒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开发出一种...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科技日报
如果一名房地产中介负责推销分子世界的房产,他或许会说:“这是一间宽敞明亮、专为水分子量身定制的单身公寓。” 这样的“房子”确实存在。它们是由科学家精心设计的分子建筑——金属有机框架(MOF)。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这一发现为月球正面与月球背面的月幔温度差异提供了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科学依据,为月球“二分性”特征研究和月球演化提...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光明日报
在一个微小细胞里究竟有多少DNA正在“工作”?单细胞又是如何决定自己命运的?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沈晓骅课题组首次实现对单个细胞内基因转录活动的精准捕捉与实时观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
发布日期:2025-10-09 来源:光明日报
你见过两架无人机像“叠罗汉”一样上下叠飞吗?上方无人机精准从下方无人机拿取搭载的工具,完成任务后再物归原主。这一富有科技感又兼具实用性的场景,在西湖大学工学院人工智能系特聘研究员赵世钰实验室成为现实。
发布日期:2025-10-09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牵头联合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发布日期:2025-10-09 来源:新华网
许多人仍认为人工智能(AI)生成的语音听起来“机械感”明显,但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研究团队在新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AI语音合成技术已进入新阶段,其生成的“克隆语音”或深度...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源:科技日报
9月27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H星(又名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有何特点?入轨后将开展哪些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意念驱动肢体”梦想成真到“模拟大脑运算”智算突破,从“给思维过程拍电影”筛查疾病到“嗅觉功能障碍预警脑疾”的便捷自测,我国脑认知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正密集涌现,为破解大脑奥秘、守护生命健康打开全...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