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风云莫测”是人类对天气最无奈的感叹。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科学家们看到更精准预测天气与气候的前景。
发布日期:2025-10-27 来源:科技日报
人脑的复杂性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开发有效疗法道路上的巨大挑战。随着人们对大脑理解程度的加深,传统的细胞培养模型显得过于简化,而动物模型又难以准确反映人类大脑的生物学特性。
发布日期:2025-10-27 来源:科技日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科普中国联合中国气象学会推出“节气科普”系列原创内容,带您尽揽华夏智慧之美。
发布日期:2025-10-27 来源:科普中国
10月21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一款通体透明、形似水母的仿生机器人。这款被称为“水下幽灵”的机器人隐藏在水中时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能够实现水下环境的智能探测与...
发布日期:2025-10-24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团队与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常元钦合作,发展了一种“绿氢冶铁”新技术,即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还原工艺,以氢气作为还原剂,成功实现了从赤泥中高...
发布日期:2025-10-24 来源:光明日报
《自然》杂志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科学家通过“时间反演”方案来探测量子动态的新进展。谷歌“量子AI”团队与其合作者称,他们通过逆转信息置乱的方式操控量子回路,可以探测量子计算机的特性并提升其性能...
发布日期:2025-10-24 来源:科技日报
单个体细胞如何发育成完整植株?现实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其背后的机制却是困扰科学界一个多世纪的难题。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近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揭秘单个体细胞...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北京日报
2025年已成为人工智能(AI)全面融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一年。无论是工作、娱乐、学习还是科研,AI的影响力已无处不在。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报道预测,2026年,AI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将日益清晰,并持...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科技日报
月球上的水从何而来?外太阳系的物质能否穿越亿万里来到我们身边?嫦娥六号月壤为解开这些谜题提供了关键线索。我国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中发现罕见陨石撞击残留物,不仅证实了小行星碎片能够从太阳系外围“长...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科技日报
“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一大批突破性成果涌现。日前,科技日报社推出“我最心动的‘十四五’硬核成果”征集展示活动。本版从中遴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集中展现我国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发布日期:2025-10-22 来源:科技日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第六个节气,2025年霜降始于10月23日。 古人认为,霜既使万物蛰伏收敛,又能促进部分作物成熟。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冬季即将到来。
发布日期:2025-10-22 来源:人民日报